健康養身★25歲男腹瀉便血1個月 竟罹潰瘍性腸炎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25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左下腹痛又便血近一個月,在診所接受藥物治療也無效後,轉自三軍總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腸炎。遺憾的是,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患者可能得面臨終生腹痛、腹瀉等症狀,只能透過藥物控制。

收治該名患者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昌杰表示,潰瘍性腸炎以直腸為主,但偶爾也會有全大腸都受到影響的可能。臨床常見症狀有持續腹瀉、腹痛、便血、有便意卻排不出等,患者有時也會有貧血、白血球增多、發燒或體重減輕的情形。

吳昌杰解釋,台灣潰瘍性腸炎發生率約每十萬人口中有15人,好發在20-30歲年輕族群,不過由於致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只知道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運作所引起,所以目前醫界在治療上,普遍還是以藥物治療症狀為主,患者可能會面臨終生腹痛、腹瀉等症狀。

不過,吳昌杰也指出,只要做好飲食控制、搭配安定的生活作息、減少生活壓力,潰瘍性腸炎多半可以控制良好,因此民眾不需要過度驚恐。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控制不良,將容易導致腸穿孔或大量出血、需緊急接受腸切除的可能性,因此患者仍需密切配合醫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4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步入中年之後,有些太太會發現,先生的性致好像不比從前,頻率減低,有時候甚至提不起勁,勃起硬度不夠,擔心先生是不是已經進入男性更年期。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先生為了生髮服用抗落髮藥物,進而影響性功能。幸福醫師莊豐賓表示,有雄性禿困擾的人若服用一些治療藥物,的確有可能會影響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8歲女性,自從17歲開始發現子宮肌瘤,在短短的11年間已經動過2次切除子宮肌瘤的手術,於去年回去婦產科複診,又發現了多顆子宮肌瘤,最大的已經達7公分,西醫建議要做第三次手術,但是因為前兩次的手術已經造成腸壁沾黏,引起排便不暢,子宮肌瘤長大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對於要第三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子琳/新北報導】乾癬痊癒與否,到底該怎麼判斷?乾癬患者在冬季時,症狀較為嚴重,夏季期間往往病情趨於緩和,此時積極治療便能有良好的成果。然而,不少乾癬患者因為夏季時症狀減輕,誤以為是痊癒之兆而疏於治療,反而容易成為病情加重的破口。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乾癬是否真正治好,可依照禁忌食物來判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喝茶抗病毒?曾經在十七年前因為SARS被隔離的醫師之一吳清源醫師,自那時起致力於研究病毒,於新冠疫情爆發之初思考著有何對抗疫情的方法,去年帶領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研究團隊,在台灣茶當中,電腦模擬發現可以抑止病毒增生的「多酚羥基茶駢酚酮」的物質成份,並在後續的研究試驗中,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