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大重點,退休的自我管理,從OO開始!

熊湘台 專欄
退休好幸福 總顧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大重點,退休的自我管理,從OO開始!

現在有很多網路上的文章都談到我們這一代的老人,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想想還真的有點感傷;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老之將至呢?我個人倒是沒有那麼悲觀,我覺得子女長大結婚成家之後,有他們自己的家庭、子女要照顧,再加上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工作越來越忙碌,待遇又不理想,培養子女的教育支出越來越高,使大環境對孝道的想法也慢慢地改變;因此,家庭重要性的順位,大都以子女教育列為第一,孝順父、母親的順位可能已經敬陪末座了也說不定;因此,不要責怪子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始接受老年自我健康管理的心理準備。

只要年過五十,一定要開始做自我的健康管理,也就是進入老年之前,要循「健康管理、養生、保健、醫療、安養」的順序,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去面對老年生活的來臨,就能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坦然因應,才能做個快樂的銀髮族。

 

善用科技產品

3大重點,退休的自我管理,從OO開始!

如何做健康管理呢?也就是掌握你的健康資訊;因為人只要進入老年,身體機能必然逐漸退化;心、血管的問題,因為會直接影響生命,所以對這些地方健康資訊的掌握,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就是從每天血壓、血糖、血脂(三高)以及心律的狀況關切起。

坊間現在有很多的健康手環,都可以提供一些即時資訊,可以選一個適合自我需求的來配戴,以便隨時掌握身體的資訊,因為未來是大數據時代,所以在挑選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可靠度、準確度高,最好選擇未來可以擴充型的健康管理手環,方可一勞永逸,避免一、兩年又要更換一隻。

 

糾正壞習慣

掌握了自己的健康資訊,接著就要從如何養生著手,養生要從戒除對身體有害的嗜好、控制體重、改善飲食習慣、減少無謂的應酬,及改變大吃大喝的豪性等方向著手;因為這些習慣對身體的戕害,是不知不覺累積的,等它對身體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時就來不及了;即使以後治療好了,器官功能也無法復原至原來狀況,只能停留在你受傷害那時的狀況;就如同專科醫師常說的,現在最好的情況,就是,維持讓現在器官功能不要再惡化;所以我們如果能先做好養生,就不會等到那時候才後悔。

 

保健與安養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保健,簡單的說,保健就是把你的健康,保持在現在正常的功能,藉由每天的運動來鍛練自己的肌力、耐力,延緩體能老化的時間;很多保健老師都說過,身體的髮、膚、骨質、牙齒、眼睛、心、肺都能夠透過各種鍛鍊來強化,再加上一些維他命及食、藥補的補充,隨時注意自我身體的鍛鍊,再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掌握成效;只要我們的努力能延緩老化5年,就成功了一半,延緩十年,就算賺到了。

醫療部分,如果進入老年,一定會碰到很多病痛,到了真正需要醫療照護時,若先前已經有了很多健康資訊及自我的體能鍛鍊,就會坦然面對病痛,而且也會很快的恢復健康,老年人生病,如果心理狀況良好是很容易康復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有什麼狀況,一切都在預料中,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3大重點,退休的自我管理,從OO開始!

而近年來逐漸嶄露頭腳的安養問題,當真的老到無法自我照顧時,就要坦然接受安養的觀念;當今世界各國都已經面臨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的問題,我們也不必太擔心,因為這是世界的問題,各國都會全力去規劃對老人最好的照護政策,像現在政府所推出的長照政策包含:居家照護、養生村、榮民之家大眾化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選項;人生的盡頭,是每一對老夫老妻都要面臨一個問題;就像打電話一樣,不是你先掛,就是我先掛,所以要坦然接受,因為一定會留下一個要獨自走過最後的歲月;因此,排遣孤獨也是安養很重要的課題,都需要銀髮族認真的面對。

最後要告訴大家的是「人生幾何,及時行樂」,趁現在手腳靈活時,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再重新思考「健康管理、養生、保健、醫療、安養」各個階段的比重,如何調整加強?才是銀髮族最大的福氣。

 

本專欄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花錢,也是一門藝術

走進鬧區,不用裝年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本人圖片來源.sznews image.baidu)  台南一名男大生,在登革熱被治癒後,現身分享染病的過程和身體症狀,呼籲大家不要輕忽,因為一染上,會生不如死!他回憶,他差一點命就沒了,還好有救回來,發病期間他不停流鼻血,牙齦出血,全身肌肉劇烈疼痛,讓人完全無法入...

閱讀詳情 »

via 家住礄口的60歲程爹爹在年初時,無意中發現自己右側臉頰長出一顆小黑痣,而且逐漸變大。程爹爹找了位“算命先生”算凶吉,得到此為“富貴痣”的答案。誰知半個月前,他這顆黑痣突然開始瘙癢,並逐漸破潰,出血。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程爹爹患上了皮膚癌中最常...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許多牙科醫生建議,為了保持口腔衛生以及牙齒健康潔白,最好一年做一次牙齒檢查,洗一次牙。牙齒健康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許多媽媽也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傳統,早早地從娃娃抓起,教寶寶刷牙。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如不注意,卻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圖片來源,以下同 小區有個熊孩子,...

閱讀詳情 »

台視全新生活消費節目《消費情報讚》將在今(9/7)天上午10點首播,由藝鴒及主播林彥均共同主持,提供觀眾朋友第一手消費訊息,自稱有著「神農嚐百草」精神的藝鴒透露,過去只要有朋友介紹新產品就一定會親自體驗,她表示:「以前資訊不發達時都是『道聽塗說』,只要人家說有效、會變美的產品一定會買來用,結果根本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