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驗光協會(AOA)

大多數白內障發生在55歲以上人群,但少數的年輕成人和兒童也可能患上白內障。研究發現,近年因3C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年輕成人和兒童出現眼睛水晶體混濁的病症,導致視力模糊、混濁、昏暗…等。 罹患白內障的原因和風險因素

大多數白內障是由於年齡增長,而導致水晶體變得混濁或不透明,然而其他因素也會導致白內障的發生,包括:

1.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較一般人更高

2. 藥物-某些藥物與白內障的發展有關,包括:皮質類固醇、抗精神病藥物(Chlorpromazine、phenothiazine類藥物)

3. 紫外線輻射-研究表明,無保護地暴露於紫外線 (UV) 輻射,會增加罹患白內障的機會

4. 抽煙-吸煙與水晶體混濁可能存在關聯

5. 酒精-幾項研究表明,與飲酒量較低或不飲酒的人相比,飲酒量較高的人群會增加白內障的形成

6. 營養缺乏-雖然尚無定論,但研究發現白內障的形成與低水平的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類胡蘿蔔素)之間存在關聯

7. 家族史-如果近親患有白內障,則下一代患有白內障的機率增高

早發性白內障的5種前兆

研究發現,具有白內障家族史的人,罹患白內障的風險更高,因此當眼睛出現不適時,需告知眼科醫生自身的眼睛家族病史,以利診斷。

1. 視力模糊或朦朧-早期白內障最明顯的跡象之一。視野中出現明顯的模糊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惡化,而使日常活動變得困難,如果突然出現持續的視力混濁,需盡快看眼科醫生

2. 顏色感知能力降低-白內障會影響色覺,使某些色調看起來像是褪色,呈現褐色或淡黃色。起初可能不會注意到這種變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變得無法區分藍色和紫色的差異

3. 對燈光眩光敏感性增加(尤其是在夜間駕駛時)-眼睛水晶體不如原本清澈透明,入射光被散射,而不是沿著正常的路徑到達眼睛後方的視網膜,而使眼睛對正常光源和光強度敏感性增加

4. 夜間視力變差-隨著白內障的進展,眼睛水晶體越來越混濁,進入眼睛底部視網膜的光線越來越少,進而影響夜間的視力

5. 眼睛屈光異常或眼鏡度數變化-可能是由於水晶體內的折射率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導致需要經常更換眼鏡或隱形眼鏡度數

簡單的白內障預防方法包括:配戴合格太陽眼鏡,並減少暴露在陽光下、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減少或停止吸煙、多吃綠葉蔬菜、服用營養補充劑來平衡抗氧化維生素的消耗。

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眼睛是靈魂之窗,要好好照顧,保養眼睛有方法....https://bit.ly/30XdPZM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遠見雜誌》撰文=范榮靖2012-07-01全台每天至少一名醫師被告,一審定罪率24.5%。愈辛苦的科別,被告的風險愈高,而這也是醫院「四大皆空」、內、外、婦、兒科找不到醫生的主因。近年來,醫師被病患告上法院的事件頻傳,讓昔日受人尊敬的醫師,成為驚弓之鳥。「樹上有十隻小鳥,開槍打下一隻小鳥,還剩下...

閱讀詳情 »

《遠見雜誌》撰文=范榮靖2012-07-01雖然醫生出走,護士嚴重不足,還有愈來愈頻繁的醫療糾紛,但台大醫院仍有一批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守護百年金字招牌,也牢牢守護台灣人的健康。走過117年歷史的台大醫院,近年似乎狀況不少,總醫師洪浩雲出走,僅是其一。2011年8月,台大醫院移植手術因搞錯捐贈...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貞岑 攝影:周書羽水果五顏六色的營養成分,更是身體最好的保養品。陳旺全每天早餐除了五穀雜糧當主食外,必定有一杯250cc的新鮮果汁,「早上喝比較好,」他曾嘗試晚上吃水果、喝果汁,結果肚子脹、頭暈睡不著,建議睡前不要吃水果、不易消化,早上吃消化吸收較好。陳旺全強調,一定要吃當...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486期 文/謝明玲 攝影/黃大川從古代帝王尋找仙丹的努力,到冒險家的探訪長壽之地的嘗試,這幾年,不同學科朝著解決「人能否不老」的謎題勇敢邁進。儘管無法拼湊「人怎樣能夠不老」的全貌,卻仍為「怎樣老得慢一點、健康一點」提供了線索。 抗老新解一:吃少一點,活久一點限制熱量的攝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