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驗光協會(AOA)

大多數白內障發生在55歲以上人群,但少數的年輕成人和兒童也可能患上白內障。研究發現,近年因3C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年輕成人和兒童出現眼睛水晶體混濁的病症,導致視力模糊、混濁、昏暗…等。 罹患白內障的原因和風險因素

大多數白內障是由於年齡增長,而導致水晶體變得混濁或不透明,然而其他因素也會導致白內障的發生,包括:

1.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較一般人更高

2. 藥物-某些藥物與白內障的發展有關,包括:皮質類固醇、抗精神病藥物(Chlorpromazine、phenothiazine類藥物)

3. 紫外線輻射-研究表明,無保護地暴露於紫外線 (UV) 輻射,會增加罹患白內障的機會

4. 抽煙-吸煙與水晶體混濁可能存在關聯

5. 酒精-幾項研究表明,與飲酒量較低或不飲酒的人相比,飲酒量較高的人群會增加白內障的形成

6. 營養缺乏-雖然尚無定論,但研究發現白內障的形成與低水平的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類胡蘿蔔素)之間存在關聯

7. 家族史-如果近親患有白內障,則下一代患有白內障的機率增高

早發性白內障的5種前兆

研究發現,具有白內障家族史的人,罹患白內障的風險更高,因此當眼睛出現不適時,需告知眼科醫生自身的眼睛家族病史,以利診斷。

1. 視力模糊或朦朧-早期白內障最明顯的跡象之一。視野中出現明顯的模糊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惡化,而使日常活動變得困難,如果突然出現持續的視力混濁,需盡快看眼科醫生

2. 顏色感知能力降低-白內障會影響色覺,使某些色調看起來像是褪色,呈現褐色或淡黃色。起初可能不會注意到這種變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變得無法區分藍色和紫色的差異

3. 對燈光眩光敏感性增加(尤其是在夜間駕駛時)-眼睛水晶體不如原本清澈透明,入射光被散射,而不是沿著正常的路徑到達眼睛後方的視網膜,而使眼睛對正常光源和光強度敏感性增加

4. 夜間視力變差-隨著白內障的進展,眼睛水晶體越來越混濁,進入眼睛底部視網膜的光線越來越少,進而影響夜間的視力

5. 眼睛屈光異常或眼鏡度數變化-可能是由於水晶體內的折射率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導致需要經常更換眼鏡或隱形眼鏡度數

簡單的白內障預防方法包括:配戴合格太陽眼鏡,並減少暴露在陽光下、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減少或停止吸煙、多吃綠葉蔬菜、服用營養補充劑來平衡抗氧化維生素的消耗。

3C世代,誰偷走了你的視力?!年輕化白內障的5種前兆 眼睛是靈魂之窗,要好好照顧,保養眼睛有方法....https://bit.ly/30XdPZM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日前再一批自購59.4萬劑AZ疫苗抵台,但效期卻只有1個月,讓台北市長柯文哲直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的一番解釋「智商不到70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下午為莊人祥出頭,強調「人不是只有智商而已」、「用這樣來汙名化別人不太好」。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日沒有本土跟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個案其中一人來自聖露西亞僅10多歲女性,打過2劑AZ疫苗仍然遭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日...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民即日起可以透過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永康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市立醫院網路掛號系統掛號接種AZ、BNT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歡迎尚未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完成第13期預約,或有接種疫苗需求者多加運用;第13期接種期程為11月5日至12日。 黃偉哲市長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12月18日反萊豬公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表示要投不同意票,並稱反萊豬就是反美豬。民團對於陳吉仲說出違背農政主管機關首長職責的談話,今(8)日再度向陳吉仲喊話公開辯論,嗆陳從去年立院公聽會邀請就迴避至今,不要只敢面對同溫層,不敢回應老戰友。醫師蘇偉碩指出,WT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