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

高血壓、糖尿病若控制不佳,長期服用止痛藥或來源不明的草藥,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62歲溫女士多年來患有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第4期,身體始終虛弱,常因腎臟病引發的疲憊、失眠、腰酸背痛等各種尿毒症症狀而就醫。直到中醫師開立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促進血液循環,溫女士身體的不舒服才大幅緩解,恢復體力和精神。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呂秉勳表示,當腎臟功能衰退,人體無法維持正常代謝時,體內廢物便無法從尿液中完全排出,導致尿毒素囤積在身體裡造成各種不適與併發症,要是進展到末期,就必須以洗腎治療。

尿毒症影響全身,末期罹搔癢症苦不堪言
尿毒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除了會危害心血管功能、造血功能,造成血管鈣化疾病與骨病變,末期的尿毒搔癢症更會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不管中西醫的治療,都是以及早控制、減少尿毒素為方向。

呂秉勳指出,由於每位患者病程的進展速度依生活、飲食習慣不同而異,且過去多數人認為中藥的鉀離子含量高,對腎臟有傷害性,所以少有西醫輔以中醫治療的經驗;往往是病人在西醫治療的藥物用罄,希望以其他治療方式緩解不適時,才會求助中醫問診。

事實上,不是所有中藥都會提高電解質,影響肝腎功能,並若中醫能及早介入治療,對延緩腎臟病惡化亦有助益。呂秉勳說明:「尿毒素累積,在中醫觀點是熱毒、血虛、風燥所致,可藉由中藥互性競爭以吸附毒素、促進毒素代謝。」而非侵入性的艾灸活絡血液循環,可幫助尿毒素排出體內,減少毒素累積,已具實證能改善腎功能。針對病人其他不適症狀,也能透過穴位針灸治療。

呂秉勳分享,考量溫女士為慢性腎臟病患者,以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可抗氧化促進血循與提升免疫力,再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在特定穴位配合中西醫合療跟針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調理2年多下來,溫女士病情未再惡化,不但恢復體力與精神,甚至血液循環比以往更佳。

呂秉勳提醒,執行艾灸需經中醫師專業評估,不建議患者自行艾灸。另外,臨床統計發現,腎臟病患者以中醫及早介入治療,病況惡化情形較未介入者更為趨緩,5年存活率亦較高。而針對部分尿毒素引起搔癢症的患者,可透過服用中藥、藥浴、藥膏抑制發炎情形,減緩不適。雖然腎臟病無法根治,仍可藉中西醫合療來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翻攝healthy   日本名醫池谷敏郎在他的新書中,介紹了一套不需要任何器材、金錢,只要一點時間、空間便能進行的簡單運動。名字就叫「僵屍體操」! 「殭屍體操」可預防、改善大多數身體不適癥狀。就算不擅長運動的人也完全不用擔心,雖然名字有點嚇人,但是效果很實在。馬上就來試試看吧! &nbs...

閱讀詳情 »

(台北訊)近年因獨樹一格的犀利問話與博古通今的多元話題,成為家喻戶曉節目主持人的劉寶傑,日前參加公視「誰來晚餐」節目,拜訪曾經生重病,藉由調整飲食逐漸恢復健康的陳永陵和他的家人。劉寶傑對於陳家所費不貲購入的傅爾電針感到相當好奇,因此接受提議進行相關檢測,沒想到竟神準測出劉寶傑曾動過手術的過往。該集節...

閱讀詳情 »

翻拍TT下同 昨日看了一位新聞,三歲兒童誤食了蘋果導致腹瀉不止,去醫院輸液2天才好轉過來。奶奶知道原因是後悔不已,原來是不良商家為了讓蘋果成熟早,打生長素,催熟劑,成熟之後打蠟,染色,使蘋果看起來「鮮豔亮麗」。兒童免疫力很弱,吃下蘋果後輕微中毒,才導致了腹瀉不止。 蘋果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礦...

閱讀詳情 »

  (翻攝自yinews big5.3mt,下同) 有40%-60%的成年人都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p),它生命力頑強,傳染性也極強,是導致胃炎、胃潰瘍、胃癌、胃粘膜淋巴瘤以及頑固性口臭的重要致病因素,它是「一類致癌物」,HP是通過何種途徑傳染的呢?治療期間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