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個醫師同時開兩台刀安全嗎? 彰基專家解析

一個醫師同時開兩台刀安全嗎? 彰基專家解析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頭頸癌困難個案」的治療,難度與複雜性較高,單靠一位手術醫師完成全程是不可能的,針對第三期與第四期的癌症患者,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提供多專科的團隊診療照護模式,跨領域專家的齊心合作,方能為病患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腫瘤手術過程繁複 前置與後續作業需跨領域合作

一般民眾對手術的想像,可能就是把腫瘤拿下來這個關鍵步驟;但實際上,一個手術的進行,在過程中需經歷繁複的眾多程序步驟,不可能由主刀醫師一人完成,需經醫療團隊成員們進行關鍵步驟之外的前置與後續作業,在此同時,主刀醫師便可到另一間手術房,為另一位病人進行手術關鍵部分,此在醫院的行話裡稱之為「跳刀」,在患者量多的知名外科醫師裡並非少見。

重疊手術時段非代刀 非關鍵部位由其他醫師協助

跳刀的學術用語為「重疊手術時段」政策,「重疊手術時段」並非影分身也不是請人代刀,而是手術非關鍵部分由其他主治醫師協助,重要的關鍵部分一定是由主刀醫師親自完成。

同時有多間手術房來進行頭頸癌手術的準備工作是必要的,妥善運用病人手術時段重疊,提升手術進行之效率,讓主刀醫師減少每台手術之間等待的時間,才能有效率地將需要開刀的患者做最快的安排,因為頭頸癌一旦確診,在最快的時間移除腫瘤讓病人能夠進行後續的治療,才是提升病人存活率最關鍵的因素。

減少等待時間 降低術後併發症

「重疊手術時段」國內外皆有,從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對病人、家屬及醫師是有利無害的政策。國外文獻對此作法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耳鼻喉頭頸外科手術中,「重疊手術時段」對病人影響的研究指出,有「重疊手術時段」的病人因為減少等待時間,及時治療疾病,反而降低術後併發症及降低再次手術機率;同時病人也能夠更容易接觸到優秀的外科醫師,不必擔心要排隊很久才能手術。

【延伸閱讀】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不舉」 快來檢測GG是否正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牛津AZ疫苗開始1針難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上周末施打量共計7,485人次,總累記已接種194,678劑,陸續有醫療院所拒絕非醫事人員,也有暫停或取消疫苗接種,指揮中心強調,已再配4萬劑。 台北慈濟、亞東醫院、台北長庚等醫院,可能都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與新北市傳出有6間醫院「院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僅有亞東醫院有院內感染,其他都是病患住院才確診;雙北專責病房數量吃緊,陳時中拒絕方艙醫院提議。 羅一鈞表示,亞東醫院目前有9名新冠院內群聚病患,分別是8名病患與1名看護,指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吃緊,難以應對境外移入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5月19日零時起,暫緩非本國籍或未持我國居留證外籍民眾,入境台灣與轉機,為期1個月;同時今(17)日確診2例境外移入新冠個案。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觀察國際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