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歲還不太會講話 只是大隻雞晚啼?

3歲還不太會講話 只是大隻雞晚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瑞瑞是家中長孫,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阿公阿嬤覺得只是「大隻雞晚啼」。在鄰居建議下,瑞瑞進入幼兒園就讀,但一段時間後,幼兒園老師發現瑞瑞和老師少有眼神接觸,和同學也少有互動,大多時間只是趴在地上看著玩具車的車輪轉動。老師考量瑞瑞的語言及社交發展較同齡孩子來得慢,建議家長帶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經醫師診斷,瑞瑞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建議接受早期療育,及學校教學輔導資源介入,並轉介臨床心理師進行團體治療。

自閉特質與生俱來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姿誼醫師表示,就精神醫學角度來看,「自閉特質」係指合併(1)不善於人與人的互動溝通,(2)過度執著於重複和一致性的狀況。統計上約每100人中會有1人有這樣的特質,此特質是與生俱來,且具連續性,稱之為「自閉光譜/自閉類群」;若此一特質太過顯著,導致成長和生活上的嚴重困擾,即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2歲前即有相關表現

李姿誼醫師表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2歲前即可能被觀察到一些相關的表現,如:不看人、對其他人的存在不在意或親疏不分、少用手指指物表達需求、少模仿行為、語言發展較慢,或是用特殊方式玩玩具,如:反覆轉動玩具車車輪、積木僅照固定方式排列等。當孩子的自閉特質太強時,會限縮其向他人學習的基本能力,如觀察別人在做什麼、模仿別人,可能會明顯影響其語言及社交的發展。

家長參與是早期療育關鍵

目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雖尚未找到可以「根治」的辦法,但就實證研究的結果,若能及早應用行為治療原則,促進孩子及早發展與他人一來一往的互動、遊戲和溝通,則可部分改善其困擾、提升適應能力。然而,「家長參與」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早期療育中重要的一環,李姿誼醫師說,當照顧者能理解疾病所造成的影響,並學習合宜的互動及引導的技巧,就更能持續協助孩子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5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退化性關節炎屬於發炎性疾病,並非老年人才會罹患,雖每個人都會老化,但僅約30%的人才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葉文凌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內所有構造,出現發炎、損壞等綜合性表現,患者最常出現疼痛等症狀。 X光片檢查 恐怕無法找出疼痛關鍵 診斷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5歲老翁,半夜起床不小心跌倒撞到頭,雖沒有明顯外傷和症狀,但兩周後卻發現精神狀態變差,且記憶力減退,甚至還常常跌倒,就醫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立即住院接受緊急鑽顱引流血水手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目前老翁也已順利出院。 慢性硬腦膜下出血 恐...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youtube 下同 相信許多人在洗澡時清理粉刺都會不小心花上很久的時間,因為粉刺永遠都清不完,但卻會讓人一直執著在這上面,結果最後就又拖了10幾分鐘才從廁所出來!而國外有個YouTube頻道「sumire cooper blackheads s」經常在網路上分享攝影機下夾粉刺的超細緻過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夏日氣候炎熱,不只冰店生意大好,皮膚科門診也常常大排長龍,皮膚炎紛紛出籠作怪,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鳳玲提醒,做好事先防範,注重個人衛生,就可以避免夏季皮膚病上身。 潮濕悶熱環境易感染黴菌 喜歡潮濕悶熱的黴菌,夏日是好發季節。最有名的是足癬(香港腳),黴菌也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