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秒鐘1人失智 7大早期徵兆錯過太遲

3秒鐘1人失智 7大早期徵兆錯過太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要知道早期徵兆才能及早治療、延緩病情,國健署公布7大失智症早期徵兆,包括健忘、常迷路、對時間概念混淆、情緒或行為異常改變,以及表達、決定、家務出現困難。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

國際失智症協會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今年主題是「記得我」,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你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

7大早期徵兆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失智是一種疾病現象而非正常的老化,患者因腦部功能衰退,生活與自理能力都會出現明顯障礙,應隨時注意家中長者的行為改變。包括:(1)健忘,特別是剛發生的事會記不得;(2)出現溝通困難,事物的表達字詞有困難;(3)在熟悉的地方迷路;(4)對時間概念混淆,搞不清年、月、日或季節;(5)做決定或處理個人財務有困難;(6)執行較複雜的家務有困難;(7)情緒或行為異常改變,失去嗜好、興趣,也可能個性改變及憂鬱等情緒變化。

多動腦、多運動、防失智

林莉茹組長強調,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失智症症狀時,建議立即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進行完整檢查及診斷。要預防失智症,日常應多動腦、多運動、多和人群接觸、均衡飲食,以及維持健康體重,並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以及戒菸和避免頭部外傷。

【相關文章】失智症可以逆轉 什麼方法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許多胃癌患者在術後,常出現傾食症候群,主要是因胃部已被切除,患者若未改變飲食習慣,進食後恐出現絞痛、噁心、頭暈或腹瀉等症狀;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施曉婷指出,當胃部分切除,相對胃容量縮減,患者只要少量進食,就會對營養素吸收產生影響。 尤其術後的不良反應恐會不斷復發,因此患者應建立新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

閱讀詳情 »

「媽媽,我頭好痛,可以不去上學嗎?」每到學期開學前幾天,許多孩子就開始不舒服,讓家長相當頭痛。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蕭亦伶指出,這極可能是「拒學症」癥兆,父母應該多跟孩子聊聊學校好玩的事情,陪著至校園走走,紓解上學所帶來的壓力。 小華媽媽說,每次假期一結束,小華就會開始鬧肚子痛,勉強上學,總是大...

閱讀詳情 »

米粉居然不是米做的,而是價格低廉的玉米澱粉!消基會公布米粉抽驗報告,發現高達九成的市售米粉含米量過低,在52件抽驗項目中,多達39件含米量低於20%,有欺騙消費者之虞。 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市售包裝米粉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詳實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市售包裝米粉...

閱讀詳情 »

為幫助長者能擁有一口好牙,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宣佈,今年將編列3300萬元經費,針對該市70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可獲得假牙裝置補助,預計將有1000位長者受惠。 台中市牙醫師公會在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的見證下,簽署「假牙裝置合約書」,凡設籍在台中市的70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