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餐老是在外竟引來乾眼症 更年期婦女高油脂飲食惹禍

3餐老是在外竟引來乾眼症 更年期婦女高油脂飲食惹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並且工作長達12小時,加上工作繁忙時常3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自行頻點人工淚液長達2年,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效率後才緊急就醫治療,檢查竟然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


國泰醫院表示,個案就診時發現,眼瞼邊緣有新生血管,角膜破皮,透過眼表面干涉儀發現於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瞼板腺膨大或萎縮,診斷為瞼板腺功能障礙,經由熱脈動加熱按摩眼瞼、眼藥水及口服抗發炎藥物治療,並配合眨眼訓練後,眼睛不再腫脹、疼痛,也恢復正常視力。


乾眼症又分缺水、缺油2種 造成乾眼的原因還有這些


國泰醫院提醒,乾眼症是因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缺水性)或是過度蒸發(缺油性),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發炎反應,最終造成眼表損害、眼睛不適及視力不穩定。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杜培寧醫師也指出,造成乾眼症的原因除3C產品使用的增加外,年紀老化(40至50歲以上)、女性更年期荷爾蒙失調及服用抗組織胺、精神和神經科藥物等也都會造成乾眼症。


杜培寧也說,經常外食也是導致乾眼症的原因,因外食飲食不均衡,容易缺乏維他命A、C、E等抗氧化護眼營養素,加上外食多油膩,高脂攝取會干擾人體在必須脂肪酸的利用與代謝導致乾眼症。上述這名女士就是因高度使用3C產品、更年期及3餐外食,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加劇之典型個案。


8成乾眼症有瞼板腺功能障礙 新式儀器可以檢查出症狀


杜培寧醫師指出,傳統乾眼症檢查為使用試紙進行淚液分泌試驗,只能檢查淚水分泌量是否不足,但乾眼症患者高達8成伴隨瞼板腺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檢查容易低估乾眼症的發生機率,僅使用人工淚水或其他消炎藥水達到症狀緩解,卻無法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達到根本治療目的。


國泰醫院補充,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近年可透過眼表面干涉儀測量眼表的脂質層厚度是否變薄、眨眼次數是否正常及閉合不全的頻率及利用紅外線掃描瞼板腺的型態是否擴張或萎縮,達到良好的診斷效果,並對症治療。


熱敷眼睛可軟化阻塞瞼板腺 平日適時休息眼睛預防乾眼症


國泰醫院也提出,若檢測出有瞼板腺功能障礙,治療可分保守治療包含:早晚眼瞼熱敷以軟化阻塞的瞼板腺,並配合眨眼訓練;藥物治療包含:人工淚液、自體血清眼藥水、亦可口服四環黴素衍生物、使用免疫調節眼藥水或搭配類固醇眼藥水。


杜培寧醫師也呼籲,預防乾眼症應減少高脂攝取,可多補充魚油等Omega-3食物與維他命A、C、E等抗氧化物,注意室內空調風扇勿正對眼,避免過度用眼,建議每用眼40至50分鐘就要休息5-10分鐘,並可於早晚熱敷眼瞼各5至10分鐘,溫度建議攝氏40至45度左右,可舒緩瞼板腺功能,減少阻塞。


更多NOW健康報導
▸醫美電音雙波合併使用 撫平肌齡不傷荷包受小資族青睞
▸愛愛用神油想要「硬起來」 男子腫脹不退連帶女伴過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 吳明基醫師 & 醫學影像部主任 沈昭諭醫師 聯訪一名高齡93歲的阿嬤,因說話口齒不清送醫,確診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雖有中風的後遺症,但能自行下床、如廁,保有基本自理能力。另一名6旬中年男性,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病史,因意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打鼾,是人之常情,幾乎每個人都發生過。有的人特別嚴重,有的人可能只是出現一兩次,特別是在感冒或過敏時鼻腔阻塞,或是當睡覺時舌頭、上顎和喉嚨等部位肌肉放鬆,不知不覺空氣從這些軟組織裡通過,導致震動發出鼾聲。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系講師、睡眠專家Rebbeca Robbin...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符合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正在做化療、血液透析,以及器官移植者,需在完成2劑疫苗施打後,至少25天以後,需要施打「基礎加強劑」以增加免疫力,降低風險。 近日Omicron在歐美肆虐,使多國需要在封城中度過聖誕佳節,國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在明年元旦起,特定場所的員工須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後才可上工,但國內有1,500人參加過聯亞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計畫」,部分人甚至打過3劑;如需施打國內EUA認可疫苗才可上工,等於是在短時間內打了5劑!對此,指揮中心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