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速中風病患復健成效 奇美醫引進智慧復健機器手

加速中風病患復健成效 奇美醫引進智慧復健機器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有復健需求的病人能加速復原成效,奇美醫學中心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可望在新科技協助下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能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但因復健是辛苦過程,許多病患因情緒等因素影響復原速度,如今引進穿戴式智慧復健輔具,可望能提高病患復健意願。

智慧醫療輔具加入復健行列 加速患者找回日常功能 

根據臺灣地區腦中風盛行率研究指出,35歲以上人口約有15至2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每年還約有3萬名新增病人,中風不僅會造成半邊肢體無力、吞嚥困難、言語困難等失能後遺症,嚴重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池昭眉組長表示,過往傳統復健僅能以好手協助患手做被動運動的方式,重新學習動作控制,隨著智慧醫療輔具的進步,對於提升腦中風病人日常生活功能將帶來很大幫助。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 智慧感應帶領患者模仿動作

池昭眉組長說明,所謂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就是依照病人的能力,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領患部手模仿動作,讓患者能一伸一屈動作間感覺肌肉的控制,進而模仿完成對稱性動作,在刺激腦神經與神經肌肉下,重複練習找回手感,另方面結合治療策略,幫助患者在安全輔助下,提早進入功能性的活動訓練,加速復健成效。

智慧輔具配合個人化復健計畫 助病人走過復健長路

國外研究也證實,復健結合智慧輔具確實能縮短復健週期,目前奇美醫學中心「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復健課程也以腦中風病人為主要服務對象,透過個人化的復健訓練計畫、一對一帶領進行訓練等,幫助患者及早恢復日常生活。池昭眉組長強調,除了仰賴智慧輔具復健的幫助,也得遵循醫師以及職能治療師所制訂得個人化復健訓練計畫,再加上家人的耐心陪伴,才能協助病人走過復健長路,重新擁抱人生。

【延伸閱讀】

高齡9旬嬤缺血性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搶救成功

智能科技近人心 羅東博愛醫院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歲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只有37公斤,每天如廁十幾次,且長期有腹瀉問題,即使到大醫院檢查仍查不出原因,十幾年來都靠胃腸藥度日,近日來出現頭暈、嗜睡等症狀送急診,經檢查發現竟是10餘年腹瀉造成的闌尾腫瘤,藉由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闌尾癌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肆虐,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威脅卻從未止息。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1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研究論文於今(109)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明可回台上學了!許多陸港澳籍學生,因為疫情關係,無法返台,然而9月開學在即,恐來不及回來上課。衛福部長陳時中19日表示,衛福部與教育部研議,包含陸港澳籍等身分學生,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自即日起(19日),可依既有規定向教育部申請各國家/地區境外學生(含舊生及109學年度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