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速中風病患復健成效 奇美醫引進智慧復健機器手

加速中風病患復健成效 奇美醫引進智慧復健機器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有復健需求的病人能加速復原成效,奇美醫學中心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可望在新科技協助下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能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但因復健是辛苦過程,許多病患因情緒等因素影響復原速度,如今引進穿戴式智慧復健輔具,可望能提高病患復健意願。

智慧醫療輔具加入復健行列 加速患者找回日常功能 

根據臺灣地區腦中風盛行率研究指出,35歲以上人口約有15至2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每年還約有3萬名新增病人,中風不僅會造成半邊肢體無力、吞嚥困難、言語困難等失能後遺症,嚴重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池昭眉組長表示,過往傳統復健僅能以好手協助患手做被動運動的方式,重新學習動作控制,隨著智慧醫療輔具的進步,對於提升腦中風病人日常生活功能將帶來很大幫助。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 智慧感應帶領患者模仿動作

池昭眉組長說明,所謂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就是依照病人的能力,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領患部手模仿動作,讓患者能一伸一屈動作間感覺肌肉的控制,進而模仿完成對稱性動作,在刺激腦神經與神經肌肉下,重複練習找回手感,另方面結合治療策略,幫助患者在安全輔助下,提早進入功能性的活動訓練,加速復健成效。

智慧輔具配合個人化復健計畫 助病人走過復健長路

國外研究也證實,復健結合智慧輔具確實能縮短復健週期,目前奇美醫學中心「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復健課程也以腦中風病人為主要服務對象,透過個人化的復健訓練計畫、一對一帶領進行訓練等,幫助患者及早恢復日常生活。池昭眉組長強調,除了仰賴智慧輔具復健的幫助,也得遵循醫師以及職能治療師所制訂得個人化復健訓練計畫,再加上家人的耐心陪伴,才能協助病人走過復健長路,重新擁抱人生。

【延伸閱讀】

高齡9旬嬤缺血性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搶救成功

智能科技近人心 羅東博愛醫院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夏天明明待在冷氣房裡,只是搬個微重的物品,但突然身體有時就熱起來,且一熱起來,胸口、脖子、臉部、頭皮,就會開始發紅發癢,出現極癢或帶有灼熱感的浮腫起來的疹塊,或者覺得腸胃絞痛,一搔抓就會出現明顯浮腫的抓痕。皮膚科醫師表示,你可能是「熱過敏」發作,有一些小撇步能幫您緩解以及預防。 熱過敏皮膚搔癢、針刺...

閱讀詳情 »

減肥,不論「少吃、多動」都會面臨到減重停滯期。醫師表示,減重停滯屬正常的生理自我保護機制,一般來說,當減掉體重10%時,大多會遇到停滯期。但若體重停滯超過2個月,建議應重新檢視減重計畫,利用4錦囊突破體重停滯。 臺灣肥胖症衞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肥胖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減重停滯期屬「生理回饋」現象,也...

閱讀詳情 »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等情況,不要輕忽,應該至婦產科詳細檢查。1名 25歲的許小姐,經期時經常下腹悶痛,某天在經期前突然急性下腹劇痛,緊急至醫院求診,診斷為良性罕見的「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

閱讀詳情 »

癌症患者不一定死於癌症本身,卻有極大風險是死於營養不良!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臨床中高達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癌症治療是持久戰,除了遵照醫囑用藥之外,營養輔助也不可忽視。 癌症治療是持久戰,除了遵照醫囑用藥之外,營養輔助也不可忽視。 臨床發現: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