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半月板損傷、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雖病理各不相同,但大多是軟骨磨損、撕裂、破壞等原因引起的,不僅會限制人體活動,還會引發癱瘓風險,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生活中隱藏了哪些危險因素?如何自測、修復受損軟骨?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關節軟骨是關節中組織結構最精細的部分,起到緩衝壓力、潤滑關節、協助行走,完成關節的各種生理功能。但關節軟骨在退變中磨損會變薄,甚至消失,也會出現增生,甚至殘疾。生活中如何避免最傷軟骨的6大習慣?

 

 

人體在站立時很容易將重心只放在一條腿上。短時間內,會讓人覺得比雙腿着力更舒服,但長時間如此, 會增加膝蓋壓力,造成腰椎兩側受力不均,導致腰背疼痛、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等頸腰椎疾病。

 

可以在長時間站立的時候雙腿放鬆,兩腳呈90°,類似稍息的動作。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看似悠閒舒適,但會引發疾病。一方面會直接損傷膝關節。另一方面容易彎腰駝背,導致脊椎從「S」形變成「C」字形,引起脊柱退化,如:腰椎間盤突出等。

長時間屈膝也會損傷膝關節,尤其是老年人。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提重物上樓梯 

 

研究證明,在上樓梯時,人體膝關節承受的壓力為體重的 4倍,下樓梯時,膝關節承受體重的 8倍壓力,即使空手上下樓梯,都可能損傷膝關節。而當人體提有1kg的重物時,膝關節要承受 7kg的重量。提重物上樓梯,進一步加大膝關節的傷害。

 

上下樓梯時儘量扶扶手,不要提重物,也不要跨多個台階一步走,尤其是老年人。在平地行走時,也建議使用小推車提重物。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運動量過大、過於激烈 

 

運動員關節受損的報道屢見不鮮,尤其是從事對抗較為激烈的運動,如:足球、籃球等運動。

如在受傷後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繼續參加激烈運動,不僅減緩癒合,還會擴大受傷範圍,加重病情。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低頭族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容易使肩頸緊繃、腰椎負擔加大,導致肩關節損傷、頸椎過早退化,容易患頸椎病,甚至椎間盤突出等疾病。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選擇不合適的鞋子 

 

 ①  尖頭鞋的前腳掌較窄,走路時力量分布不均勻,對踝關節、膝關節、胯關節都有影響;

②  硬底鞋對壓力的緩解較弱,無法有效緩解地面與腳的衝擊力,易引起腳跟、膝關節受損;

③ 穿 拖鞋走路時身體前傾,腳不穩,對膝關節和關節軟骨損害很大;

④ 穿 高跟鞋時,走路不穩,會帶動踝關節晃動導致崴腳,危害膝關節健康,也會出現疲勞骨。

 

選擇鞋子時,前底應柔軟,有一定的厚度;鞋碼 比腳大0.5-1cm;帶有 2-3cm的後跟,走路較穩當 。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關節囊滑膜產生的液體,又叫做關節液。當膝關節發生炎症時,特別是細菌性的炎症,關節滑膜分泌的關節液就會出現異常,腐蝕關節。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其引起的關節炎,破壞性非常大,抗藥性非常強,幾周時間就會對軟骨有很大的損傷,多見於春夏季,需特別注意。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細菌繁殖區 

 

以下 4個生活區域容易滋生細菌:

① 長期不更換的 手機殼容易滋生細菌。

② 長期不清洗的 冰箱密封條容易滋生細菌。可以用棉簽蘸取牙膏塗抹在冰箱條上,靜置3分鐘,再用毛巾或軟布輕輕擦拭乾凈。

③  洗手液瓶子,據調查25%洗手液瓶子上都帶有糞便細菌。

④  淋浴噴頭易生鏽,也易滋生細菌。定期清洗淋浴噴頭可減少細菌傳播。將淋浴噴頭浸泡在白醋中1個小時後,用棉質抹布輕輕擦拭噴頭表面出水嘴處,隨後將噴頭重新接入通水。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人體有7大關節,上千萬小關節,是連接骨頭的紐帶和人體活動的支撐點,而軟骨是關節面的保護墊。如何自測骨關節是否受損?

 

  走大猩猩步  

 

雙膝屈膝,內翻下蹲後行走。如果走大猩猩步時感到疼痛,預示軟骨有損傷。這是測試半月板完整程度比較嚴格的方法。

 

 久坐站立 

 

坐久之後一下子站起不來,證明關節明顯受損。

 

 疼痛感 

 

蹺二郎腿後,用手摸膝關節膝眼的位置,順着凹陷的地方一直往下摁,如果有酸的感覺說明沒有太大問題。如果疼痛特別明顯,說明半月板明顯損傷。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腿發軟 

 

單腿跳時腿發軟,甚至瞬間跪下了,說明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受到了損傷,要及時就診。但不建議在有外傷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自測。

 

  O型腿或X型腿 

 

一定程度上,腿型由先天決定,但也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的。O型腿或X型腿人群,說明膝關節軟骨已經出現了損傷,且軟骨損傷會進一步加劇腿型的改變,需更好的保護膝蓋。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氨糖,是形成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也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基本成分,廣泛用於骨關節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但 它是運用尖端技術從海洋生物體中提取的純天然物質,一般不存在於日常飲食中。

 

 

 人體內的氨糖趨勢  

 

人體在30歲之後,氨糖的含量不斷降低且不再生成;45歲以後,人體內的氨糖含量只相當於18歲時的18%;60歲以後,氨糖在人體內的含量已微乎其微,是中老年人關節軟骨不斷退化和磨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氨糖的修復作用 

 

治療和預防骨關節炎最重要的物質是軟骨中的蛋白多糖,氨糖是構成關節軟骨中蛋白多糖和粘多糖的物質,可修復軟骨,潤滑關節。

 

① "通",即疏通關節囊壁的血管,增加關節部位支撐力,緩解疼痛;

② "清",即清除關節腔中的雜質,促進骨質新陳代謝,改善關節腫脹,提高靈活度;

③ 「修」,即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有效遏止軟骨的破損,關節活動障礙消失;

④「補」,即補充關節流失的營養物質,達到治療與預防功效。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保護軟骨,重在預防,避免不良習慣。一旦發生輕微損傷,一定要及時治療修復,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科學鍛煉 

 

科學適當的鍛煉方式,才能有益健康。有膝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但得掌握鍛煉的強度。靠牆下蹲,也可鍛煉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推遲膝蓋老化。( 靠牆下蹲方法,點擊查看)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適當減輕體重  

 

肥胖會加重關節面的負擔,使關節結構加速磨損、老化,引起變形性關節炎。同時,肥胖還會通過其它代謝併發症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異常、脂質異常症等。

從事體力活動者,稍下蹲後再搬重物,且儘量減少負重量。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做好防護工作 

 

運動時,適時佩戴護膝產品,防止摔倒等緊急情況的發生;平時避免關節受潮、受涼,尤其在換季、出汗、睡眠時,防止風寒潮濕侵襲致病。

 

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沒想到有一項居然每個人有!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30歲之後關節會快速退化,有這6個習慣的人一定要小心!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造成急性鼻竇炎的原因很多,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感染嚴重時,膿液將侵犯眼睛、大腦,導致眼睛腫脹、腦膜炎等,可能造成失明或意識不清,甚至致死,在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較大,上呼吸道容易感染的季節裡,感冒病人較多,急性鼻竇炎病人約增2成。  症狀多為膿稠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剛滿月的軒軒,從出生醫院回家才1個月,身上開始出現痱子、溼疹症狀,騷癢讓軒軒哭鬧扭動不停,新手爸媽急得不知措,便帶著軒軒到醫院求診,經醫師診斷發現,爸媽擔心軒軒著涼,總是給他穿很多衣服,太悶熱造成痱子和濕疹,經過治療並調整穿著後,症狀已明顯改善。  &n...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戶外工作者不可避免會感到不適的症狀,然而中暑是可以預防的,盡量選擇遮陰處活動,而由於人們偏好飲用清涼飲料,水分量補充變少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防止中暑的發生。 熱中暑延遲處理 死亡率高達80% 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醫師吳肇鑫指出,真正符合熱中暑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腦中風為台灣近年來引起國人死亡的重大急症之一,死亡人數僅次於惡性腫瘤與心臟疾病,腦中風為一項急症,主因是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需即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恢復腦部血流,否則將留下許多後遺症,不僅需要急性期的醫療照顧,後續的醫療與社會成本更是非常龐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