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C使用過度眼疾風險增 抵抗藍光做好這些保護有幫助

3C使用過度眼疾風險增 抵抗藍光做好這些保護有幫助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持續增溫,許多人擔心連假出遊將造成防疫破口,因此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政府也呼籲民眾減少聚集在人多的地方,只不過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越多,使用3C產品打發時間的情況相對頻繁。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若不適度讓眼睛休息,恐加重眼睛發生病變的危機,應找出個人平衡防疫和護眼的方式。

現代人使用3C產品相當拿手,但卻未必懂得如何維護眼睛的健康。陳瑩山指出,使用3C產品時,為避免對眼睛過度傷害,距離不應太近,當電腦等螢幕較大的3C距離眼睛50公分時,眼部的睫狀肌調節力需約200度;螢幕較小的手機距離僅20公分時,睫狀肌調節度則需500度左右。因此,3C產品的螢幕越靠近眼睛,睫狀肌調節力度越大,亦即長時間盯著3C螢幕看,對於眼睛將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陳瑩山醫師說明,光線照射到眼睛,眼睛只有黃斑部接收光線來源,黃斑部會利用這道光能製造影像,但缺點是會因此增加光線對眼睛的直接傷害,為了避免光線傷害眼睛,眼睛內有很多保護構造,像是水晶體可以吸收藍光,黃斑部有葉黃素可將藍光中和,黃斑部的後面還有脈絡膜可加速血流帶走光線等作用。

然而,由於我們現在使用3C產品太過頻繁,普及各年齡層,遠距工作及教學相當普遍,光靠水晶體、黃斑部、脈絡膜等眼睛內部構造的保護層,已不足以應付這些光線累積的傷害。特別是有三高病史的人,脈絡膜血流量及品質較一般人差;不愛吃蔬菜的人,葉黃素不足夠,也降低了本身對視力的保護,做完眼部手術的患者更應該避免藍光傷害。坊間也開始流行許多輔助工具,如防藍光眼鏡、手機的抗藍光保護貼,或是手機的夜間模式等。

3C使用過度眼疾風險增 抵抗藍光做好這些保護有幫助
▲現代人使用3C產品太過頻繁,單靠眼睛構造已不足以應付這些光線累積的傷害,坊間開始流行各種抗藍光輔助工具。(圖/NOW健康製作)

對此,陳瑩山醫師強調,其實不只是藍光會傷眼,過度讓眼睛直視光源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若要使用輔助工具,建議手機、平板及電腦等3C螢幕可貼上抗藍光保護貼,相較於手機內建的夜間模式等,較不會產生影像色調失真的問題,因顏色失真反而容易讓眼睛疲勞。如何聰明選擇抗藍光保護貼是一大學問!市面上抗藍光保護貼品牌眾多,知名品牌相對較有保障,其中,檢視抗藍光產品,應該選擇持有國家專利,經過SGS、Intertek及德國萊茵TUV檢驗報告,能有效阻隔30%藍光,吸收型抗藍光技術,不會造成反光,亮度較能維持影像色彩真實度,能減少光線及偏色而傷害眼睛的風險。

3C使用過度眼疾風險增 抵抗藍光做好這些保護有幫助
▲將藍光LED手電筒照射保護貼,左方於底層白紙明顯呈現刺眼光線,右方則較柔和光感且表面不會光反射。(攝影/林志遠)

陳瑩山醫師補充,飲食方面建議每天吃1顆蛋、1盤綠色蔬菜,多吃黃色水果,例如:香蕉、黃色奇異果、柳丁等等,多攝取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最好的護眼方式是少用3C產品,使用時也要遵守用眼20分鐘即休息10分鐘的規律,如果真的近距離使用手機或盯著3C螢幕久了,就需要眼睛閉上休息,如此一來不會動用到眼睛的調節力,也不會吸收到其他光線。閒暇時多到戶外走一走,親近大自然,只要注意防疫期間不往人多的地方聚集即可。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國人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逐漸下降,連帶導致愛滋病感染者年輕化。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15到24歲的感染者已佔愛滋病所有感染人數的2成,顯見校園內性教育防治工作仍然不足;為此,疾管署和教育部特地邀請FUN4及io兩個樂團,精心製作搖滾歌曲「解藥」,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安全問題越爆越多!根據台南市衛生局抽驗結果顯示,在所抽驗的84件飲料及冰品中,就有19件不合格,生菌數及大腸桿菌數超標;針對不合格業者,衛生局已令業者限期改善,並將進行複查抽驗,如複查未通過,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病從口入,正說明了食的重要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1歲的羅姓男子,某天晚上在家看電視時,突然出現四肢無力,無法走路等狀況,家人以為是中風趕緊送醫,經醫師檢查為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低血鉀合併週期性麻痺。收治患者的童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昶旭指出,抽血檢查發現病人的血鉀值僅1.5meq/L,而正常值為3.5至5.5meq/L,...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婦人左側乳頭出現紅疹現象,就醫透過乳房超音波等檢查後,並未發現異常,但醫師懷疑恐有佩吉特氏病的疑慮,建議患者再接受乳頭組織切片,才確診是罹患乳癌。佩吉特氏病多發生於中老年女性乳頭,或是周圍皮膚的惡性腫瘤,又稱為濕疹樣癌;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內視鏡手術中心主任賴鴻文指出,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