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列印用途多 有助手術一目瞭然

3D列印用途多 有助手術一目瞭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D列印技術日新月異,可廣泛運用在各領域,其中醫學也是適用範圍。衛福部臺北醫院骨科醫師潘毅軒就透過3D列印,做出一比一大小的骨頭模型,向82歲的陳婆婆說明手術規劃,不僅能讓患者更清楚了解手術過程,還能縮短手術時間,並減少骨骼旁的軟組織破壞,增加手術成功率。最後,陳婆婆手術順利成功,復原狀況良好。

高齡82歲的陳婆婆,左手因為前2周跌倒,造成疼痛不已,曾到某醫院治療,被診斷為單純骨裂,僅需打石膏固定。但在某次門診追蹤時發現,不僅骨折嚴重,關節還脫位,醫師建議手術治療。但由於陳婆婆有骨質疏鬆問題,無法預期手術成功率,讓患者感到擔憂,隨後,聽從朋友建議來到臺北醫院骨科求診。潘毅軒說,透過電腦斷層影像了解,手術的確存在高風險,為讓患者能了解手術經過,特別以3D列印方式,做出和原來骨骼尺寸大小相同的模型。

在有了模型輔助後,可以更清楚了解骨折情形,協助手術時縮小傷口和減少組織破壞。手術中使用的骨板,也可透過模型,協助術前挑選,和預先扳折至完全符合病患骨骼構造,提升精準度。潘毅軒指出,大部分病情單純和成功率高的手術,不需要用3D列印;而緊急手術因有時效性,也無法使用。像是粉碎骨折及矯正切骨等較複雜的手術,且非緊急時,3D列印可派上用場,增進手術成功率。

目前此項3D列印技術在衛福部臺北醫院不用收費,但考量成本和時間,未來是否進一步收費,則需要再研議。相關技術在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多有和實驗室合作開發,少量用在複雜且困難度高的手術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13

相關推薦

抽了一輩子煙,始終平安無事,戒菸之後沒多久卻發現得肺癌了,這種情況常聽人說起,於是人們都覺得戒菸是打破了身體和煙之間的平衡,由此誘發肺癌。事實絕非如此!之所以戒菸之後發現肺癌,完全是時間上的巧合,因為戒菸時,往往是抽了很長時間,人也上了年紀,正是肺癌發生的時間,即便不戒菸,這一難也躲不過去。 對吸...

閱讀詳情 »

菠菜簡介 古代中國人稱菠菜為「紅嘴綠鸚哥」,又叫波斯菜、赤根菜。《本草綱目》中認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古代阿拉伯人也稱它為「蔬菜之王」。菠菜不僅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質和鉀質的極佳來源。菠菜含有十分可觀的蛋白質,每0.5公斤菠菜相當於兩個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62歲的王先生為代謝症候群患者,3個月前因劇烈胸痛和呼吸困難送急診治療,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檢查發現,患者兩條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採放置血管支架來治療。近期回診,王先生的血壓控制不佳,進一步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血壓控制。收治這位王先生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