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菸之後,竟然馬上得了肺癌!

戒菸之後,竟然馬上得了肺癌!

抽了一輩子煙,始終平安無事,戒菸之後沒多久卻發現得肺癌了,這種情況常聽人說起,於是人們都覺得戒菸是打破了身體和煙之間的平衡,由此誘發肺癌。事實絕非如此!之所以戒菸之後發現肺癌,完全是時間上的巧合,因為戒菸時,往往是抽了很長時間,人也上了年紀,正是肺癌發生的時間,即便不戒菸,這一難也躲不過去。

對吸煙者來說,肺癌的發生需要內外因。外因是吸煙的時間和數量,如果一個人每天抽20支,抽了20年,這個人的吸煙指數就是400,大於400的人,肺癌的風險就高出很多。而一般決定戒菸的人,多是抽了很久,考慮到上了年齡要講究健康了,所以決定戒菸,他們的吸煙指數已經到了400左右甚至更高, 而且年齡也在四五十歲,這就是內因,此時也是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如果說,年輕時抽煙,身體的免疫系統還能監控著癌細胞的出現,甚至能殲滅它,到了四五十歲,殲滅的能力已經弱了,肺癌就會挑這個時候發生,不管他戒菸與否,到這時風險是一樣的,只不過戒菸帶來的好處他都沒有機會體會到就發病了。

所以,戒菸肯定是越早越好,最好是根本不抽,如果抽煙,家族裡又有肺癌的病人,這就更是高危人群。這種人,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每年做一次肺部的CT檢查,這樣的檢查能夠發現花生米大小的癌腫,而這樣的癌腫,往往都是早期,可以通過手術徹底根治,而且手術也不是過去的開胸、切除肺葉,而是微創,只切除局部組織,對身體的影響很小,基本可以治愈。

對於有高危因素的人,年過45歲;對於其他人,年過55歲,每年做一次胸部CT,是必須的,可以保證你即便因為抽煙被肺癌擊中,也可以因為早期發現躲過一劫。

戒菸之後,竟然馬上得了肺癌!

歐美一項新研究發現,肺癌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可長達20餘年,然後突然發展成為難以治療的惡性腫瘤。這一成果凸顯開發能及早診斷肺癌方法的必要性。

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分析了7名肺癌患者,包括吸煙者、戒菸者和從不吸煙的人,結果發現,初始遺傳錯誤引發的肺部腫瘤細胞就像種子一樣能潛伏人體多年,悄悄“生長”而無法檢測,然後在條件成熟時被新的遺傳錯誤“觸發”,公開“現身”并快速長成惡性腫瘤。

在腫瘤快速生長期,會有多種形式的遺傳錯誤出現在腫瘤的各個區域,導致每個區域按不同的路徑發展,使得腫瘤各個部分具有各自的遺傳特性。許多靶向療法只取得有限的成功,就是因為它們只攻擊特定的遺傳錯誤。

參與研究的英國癌症研究會教授查爾斯·斯旺頓在一份聲明中說:“肺癌生存率低得可憐,許多新的靶向療法效果有限。我們通過了解肺癌是如何形成的,打開了肺癌的進化規則之書,希望我們能開始預測它的下一步發展。”

這項研究還表明,與肺癌有關的許多早期遺傳錯誤由吸煙造成。不過隨著病情的發展,吸煙與否不再那麼重要,後期的遺傳錯誤更多與一個叫做APOBEC的蛋白有關。

全世界每年新增肺癌病例約180萬,其中三分之二發現時已是晚期,肺癌確診後患者活過5年的只有約10%。最新研究提出,如能及早發現肺癌,把它扼殺在尚未開始沿多條進化路徑發展的萌芽狀態,那麼情況可能會大為不同,將會有更多肺癌患者存活。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55歲婦人至胸腔科門診焦急地問著「家人被診斷出活動性肺結核,並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她則收到TB接觸者就醫轉介單」,難不成她也被感染了?該怎麼辦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正堅表示,結核病患在確診後必須持續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大部分老年人嚴重缺牙、牙口不好,即使面對滿桌美食也無福享受,因為大多都咬不動。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只要在食材挑選及料理方式上多花點心思,就能煮出適合長輩的美味營養均衡飲食。   王英偉說明,許多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問題,造成飲食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冷風吹起的12月,又到了適合泡湯的季節,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將身體泡進熱騰騰的溫泉裡無非是一大享受,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提醒,千萬別犯了這幾個常見的錯誤泡湯觀念。   禁忌1:吃飽泡湯或空腹泡湯   吃飽喝足後,消化系統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已正式為老人化國家加上大家皆常使用3C 及手機等接收資訊,使眼部的退化及病變機會增加,而長輩白內障及老年與年輕型黃斑部病變治療更顯重要。安南醫院眼科醫學中心洪純玲副院長代表五官科指出, 該院新成立的眼科醫學中心以超音波小切口手術,讓有白內障困擾的老人家眼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