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結核病接觸者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 該怎麼做?

結核病接觸者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 該怎麼做?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55歲婦人至胸腔科門診焦急地問著「家人被診斷出活動性肺結核,並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她則收到TB接觸者就醫轉介單」,難不成她也被感染了?該怎麼辦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正堅表示,結核病患在確診後必須持續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對其接觸者而言,是否為結核病患者?要不要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才是防疫重點。

 

據統計,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發病機率約1至2成,也就是大部分感染者不會發病,終身平安無事,蔡正堅解釋,這就是感染與發病最大的不同點。 我國於2006年起執行結核病「10年減半計畫」、2007年推動「多重抗藥結核病照護團隊計畫」,將結核病人逐步納入都治計畫,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大幅降低失落率,增進成功治療率,2年內復發率逐年下降。

 

臨床顯示,部分感染者一旦發病時危險性較高,例如,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矽肺症、慢性腎衰竭進行洗腎者);免疫力低下者(愛滋病人、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癌藥、免疫抑制劑或接受放射線治療者);肺部有慢性疾病者(矽肺症、多量吸菸者、胸部X光片上有纖維鈣化病灶者)等,皆有必要提早治療。

 

為此,政府從2008年起,針對傳染性肺結核病患的13歲以下接觸者,進行LTBI的診斷與治療。2012年進一步擴展到1986年及以後出生的接觸者。2016年開始提供全國全年齡層接觸者LTBI診斷與治療。5歲以上接觸者,全面提供IGRA檢查,以減少卡介苗相關的偽陽性干擾。以該名女性為例,抽血檢查後顯示為IGRA陽性反應,經醫師解釋說明後,同意在門診接受LTBI治療。

 

醫師強調,IGRA檢查為陽性,就視為「潛伏結核感染」,建議至胸腔科或感染科門診,由醫師評估治療方式,持續用藥就能減少日後結核病發生率7成以上。

 

蔡正堅提醒,結核病接觸者在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時,應依規定至胸腔科感染科門診接受檢查,如為潛伏結感染,務必接受治療,以減少日後結核病發病機率,保護自己以及身旁的人。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已接受全子宮切除的婦女,就可以終生不做婦科檢查了嗎?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婦科主治醫師李光漢表示,婦女若因婦癌之外的病因(如肌瘤或產後出血)切除全子宮,雖然免除子宮頸癌的威脅,但仍然有罹患卵巢癌的風險,術後還是建議每年接受一次,包括經陰道超音波的婦科檢查(未曾有性行為者則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像模特兒一樣高高瘦瘦的女性,罹患二尖瓣脫垂、焦慮症的機率也較常人高出8-14倍。二尖瓣脫垂屬於二尖瓣逆流疾病的一種,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劉國聖主任表示,絕大部分的二尖瓣脫垂是一個良性狀態,將來也不會演變成很嚴重的二尖瓣逆流,只要功能是好的,且沒有二尖瓣逆流,其實不需要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上班族疑似工作壓力大,右手不時施力異常、看不清楚,摔跤次數也增多,懷疑自己有中風跡象,拖了半年才就醫,經醫院詳細檢查,確診是「多發性硬化症」!所幸積極治療後,症狀也才適時獲得控制。自體免疫系統作怪 女性是男性二至三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