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一線口服新藥來臨 改善多發性硬化症

第一線口服新藥來臨 改善多發性硬化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上班族疑似工作壓力大,右手不時施力異常、看不清楚,摔跤次數也增多,懷疑自己有中風跡象,拖了半年才就醫,經醫院詳細檢查,確診是「多發性硬化症」!所幸積極治療後,症狀也才適時獲得控制。

自體免疫系統作怪 女性是男性二至三倍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真正發病原因不明,而二十至五十歲發病率最高,女性發病率則是男性的二到三倍,可能與缺乏維他命D、抽菸或基因有關,某些病毒感染也有可能引發。

羅榮昇主任說,多發性硬化症是不正常自體免疫反應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炎及髓鞘受傷,神經脈衝無法有效地傳送下去,所出現的症狀會根據侵犯部位而不同,約有45%患者會有肢體運動或感覺症狀,可能單側或兩側無力,20%是視力模糊,10%影響說話能力,有些人出現大小便失禁或平衡失調,另外有25%患者有綜合症狀。

長期未獲良好控制 恐永久損傷及失能

一旦出現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症狀時,應該要提高警覺,盡快到醫院詳細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有利於病情的控制。羅榮昇主任解釋,多發性硬化症約有85%的患者屬於「復發緩解型」,初期若獲得良好控制是可恢復的,但若症狀反覆發作、未控制好,十五年後有一半的機率會變成「續發漸進型」,可能就會造成永久損傷及失能,例如殘廢、失去視覺等。

第一線口服新藥 降低年復發率約五成

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延緩多發性硬化症惡化,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楊智超說明,傳統第一線治療為注射型藥物,但因一週需施打三次,多少會影響病患使用的意願,某些使用干擾素的病人會有疼痛、發燒、倦怠等副作用;楊智超醫師表示,健保日前核准的第一線口服新藥,其優點在於口服,對肝腎負擔小、不會造成掉髮。

選擇有效降低年復發率的藥物,才能減少多發性硬化症反覆發作造成神經受損,和降低失能風險的關鍵;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第一線治療的這種口服新藥,能降低年復發率約五成、失能風險近四成,也兼具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與保護神經之功能。

一年一度關懷日 積極就醫改善生活品質

五月三十日為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楊智超醫師希望喚起大家對此病的重視;他強調,多發性硬化症若能及早發現,以藥物良好控制,即可改善生活品質,延緩失能,尤其現在有第一線口服新藥,使用方便,有效控制,若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應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No.124)撰文/崔西.本文特別感謝 張瑋庭醫師、莊詠婷醫師提供專業諮詢指導新時代女性即使當了媽咪,美麗保養依舊不能馬虎!「C+B微型飛梭」新世代來臨,不但擁有分段式換膚的飛梭雷射治療優勢,又有較一般傳統雷射還溫和的治療能量,可達到漸進式溫和換膚的效果,是一種新世代預防醫學的醫美保養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善終、一路好走,是國人對於生命結束的期待。安寧緩和醫療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少民眾都已在健保卡註記拒絕心肺復甦術(DNR),北榮推動的整合式安寧療護發揮成效,向榮民推廣預立醫療自主計畫,簽署DNR者高出一般民眾3倍。北榮推整合式安寧療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表示,201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連日來的高溫,讓「妹妹」又悶又熱,容易導致尿道炎,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德祺表示,幾乎所有尿道感染可以說是腸胃道菌種造成,尿道感染也可簡單分為2種原因。1)便秘林德祺主任表示,夏日容易喝下大量甜膩的飲料、吃冰品,喝水少的結果容易便秘。當大便累積在大腸,膀胱更加容易擴張,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兩胎試管受孕成功 結婚8年終於當媽四十歲游姓女患者,十年前結婚時就想要懷孕,但試了兩年卻都沒有結果,到婦產科檢查確認因為卵巢功能退化,排卵量少而造成無法懷孕,嚐試了各種方法與治療還是無法如願。兩年前(2015年)到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求助,經評估狀況後,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