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舒服泡湯有撇步 這3大禁忌別誤犯

舒服泡湯有撇步 這3大禁忌別誤犯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冷風吹起的12月,又到了適合泡湯的季節,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將身體泡進熱騰騰的溫泉裡無非是一大享受,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提醒,千萬別犯了這幾個常見的錯誤泡湯觀念。

 

禁忌1:吃飽泡湯或空腹泡湯

 

吃飽喝足後,消化系統開始工作,需要大量的血液在胃部運轉,但若剛用餐完就泡湯,反倒讓血液由體內流向體表,易引起消化機能障礙。而飢餓空腹時身體呈現疲勞狀態,此時泡湯也易引起虛脫噁心,因此並不適合,最好的時機是飯後歇息30至60分鐘以上再去泡湯。

 

禁忌2:泡湯時小酌1杯

 

電視劇裡常出現泡湯時小酌一杯的畫面,身心放鬆的情景令人嚮往,但其實酒後泡湯可能因溫度過高,對心臟造成過重負荷,引發頭暈、站不穩導致意外,嚴重者可能會引發腦溢血,建議等酒醒後再去泡湯為佳,中間最好隔2小時以上。

 

禁忌3:身體疲憊靠泡湯紓解

 

想靠泡湯緩解疲勞,但身體太過疲累時,肌肉會得不到所需的血液排除肌肉中的老舊廢棄物,最好稍作休息,待體力回復後再泡溫泉。特別是因劇烈運動而身體疲勞的人,千萬不要在運動完後馬上泡湯,容易引起休克現象,建議間隔半小時。

 

另外,洪育忠提醒,時常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泡湯暈倒送醫之情形,因泡湯太久容易造成血管擴張、血壓降低,甚至有抽筋痙攣現象,因此高血壓患者及長者泡湯每次不宜超過5分鐘;泡湯後也不可太快起身,在泡湯前後都應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水分流失過多,造成頭昏及暈倒。若對身體有疑慮者,建議做詳盡的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和心血管系統檢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說:「吃了好油,心情會比較放鬆,會有無憂無慮的感覺。」而物理性冷壓製油方法和精製、化學萃取等製油方式,讓油品不論在所含營養、穩定度等特性上有許多差異,婆媽們平常料理怎麼選、怎麼搭配最好呢?許多營養素靠油脂運送 人體由三大巨量營養素(澱粉、脂肪、蛋白質)以及許多微量營養素(各種礦物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俗話說「土水驚抓漏,醫生怕治嗽」,咳嗽真的這麼難治嗎?中醫認為,膏方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功效,市面上就有許多為了咳嗽患者調配的膏方,其中大都含有川貝母,因為川貝母長於止咳潤肺。研究並顯示,川貝母具有鎮咳和化痰的效果,適合慢性咳嗽病患使用,也可在秋季服用調補肺陰,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季節轉換之際,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誘發氣喘。據統計,台灣每5個小一兒童就有1人有過敏體質,過敏體質者最怕在季節轉換時氣喘發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氣喘代表腎陽不足,必須從調整體質著手,維持臟腑氣血平衡,將濕氣、積熱排出體外,就能擺脫氣喘。一般西醫是以類固醇治療氣喘嚴重發作,...

閱讀詳情 »

  李清雲(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