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罹癌風險 日常5件事非做不可

降低罹癌風險 日常5件事非做不可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進入後防疫後期,除了響應新生活運動,防癌新生活也刻不容緩,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主要因人口老化加上不健康生活型態,導致罹癌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其中大腸癌、肝癌以及肺癌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前三位,另外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等也在排行中,不可輕忽嚴重性。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效阻斷癌前病變

癌症的發生,恐因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尤其男性食道癌與口腔癌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4.2倍與10.7倍,且根據研究指出,嚼檳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同時有檳榔、菸、酒習慣者更高達123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除了透過戒除檳榔、菸、酒降低罹病風險,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能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

民眾健康意識提升 篩檢人數上升

此外,106年女性發生人數增加最多的癌症分別為乳癌及大腸癌,但經近幾年政府推動篩檢的重要性,106年乳癌篩檢數及大腸癌篩檢數相較於105年各增加約4.8萬人及2.2萬人,且經篩檢而發現的乳癌及大腸癌個案數,相較前一年各增加800多人及200多人,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加上醫療院所及衛生局提供的篩檢的便利性,更提升民眾檢查意願。

掌握健康生活五原則 遠離癌症找上門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至5成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也證實,透過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除了解四項癌症篩檢、陽性追蹤及接受標準治療的重要性,平時也要把握戒菸檳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定期篩檢等健康生活五原則,來預防癌症,尤其在後疫情時期,應堅守「自我要保護」、「預先要準備」、「緊急要就醫」的原則,以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延伸閱讀】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46歲的張先生在上班途中,因車禍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醫師評估後建議使用背架治療,究竟何時要用背架?它有哪些功能用途和注意事項?可以長期使用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整理背架相關資訊供民眾參考。   背架是1種常見的腰背部醫療輔具,屬於低風險的第1等級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飲食西化,胃癌患者逐年增加,根據最新資料顯示,胃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排行榜第7名,主要原因就是感染幽門螺蜁桿菌,台大醫院與國際學者攜手制定出30項胃癌預防治療共識,關鍵在於「癌前病變發生前就將桿菌根除,防癌效果最好」。   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幾年前基隆海關境外查驗一批貨櫃,裡面是一家國內精品咖啡所進口的三百多袋咖啡豆,結果被驗出裡頭含有赭麴毒素。有人驚訝這豆子不是才剛進來嗎?不是新鮮的嗎?關於這點容我解釋一下,其實全球每一年生產的咖啡豆那麼多,難道所有咖啡產區莊園的咖啡豆都會全數賣光光嗎?這不太可能,除非它的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細胞治療研究如何有效應用於臨床上,是各界持續在努力的目標,國立成功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簽署合作協定,雙方以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及推動符合特管辦法之各項細胞治療業務為合作目標,並分享臨床及實驗室資源、人員交流訓練;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指出,雙方以免疫樹突細胞治療胰臟癌為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