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列印輔助 肋骨骨折病患福音

3D列印輔助 肋骨骨折病患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肋骨骨折手術有重大突破!三總胸腔外科與國防醫學院團隊合作,將3D列印技術運用於肋骨骨折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每根肋骨骨折縮短手術時間20分鐘以上,同時大幅縮短加護病房、住院天數,降低併發症風險。

傳統治療 復原過程難受

傳統肋骨骨折治療方式為保守藥物治療,病患須忍受劇痛長達2至3個月,等待骨頭癒合才會慢慢緩解。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穎毅指出,若病患的肋骨骨折數目較多,或是錯位較厲害,肋骨可能不會癒合,容易造成胸壁外觀變形、肺功能變差、胸悶背痛等慢性後遺症。

肋骨復位手術 病患限制多

目前肋骨骨折治療以手術為趨勢,病患在骨折初期接受肋骨復位手術,並以鈦合金骨板固定。陳穎毅醫師表示,但手術中必須針對病患肋骨受傷狀況,才能決定固定板長度、曲度及螺絲長度,需要耗費時間調整,若病患皮下組織肥厚,術前則難以用手指觸摸找出骨折處。

3D列印輔助 手術時間短、併發症低

為此,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與國防醫學院團隊合作,將3D列印技術運用在肋骨骨折手術上。今年1月以來,共收治10位病患,統計結果發現,病患每根肋骨骨折可縮短手術時間20分鐘以上,住院日平均減少6天以上,以及加護病房住院日平均減少5天,且病患接受麻醉藥劑及肌肉鬆弛劑較少量,術後呼吸恢復較為快速。

緊急手術不適合 費用較高

陳穎毅醫師強調,3D列印技術輔助肋骨骨折手術,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住院天數及併發症風險,除了緊急手術的病患都適合,但模型製作需要至少半天,且費用較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連日來PM2.5濃度飆高,台灣中南部「紫爆」,不僅因咳嗽、打噴嚏的民眾增加,造成耳鼻喉科、感染科病患暴增,現在更有研究指出,PM2.5越高,越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疝氣」! 深受氣喘、過敏性鼻炎困擾的王先生,前幾天從中南部出差回來,便一直咳嗽,懷疑與出差那些天空氣污染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吃飯不小心嗆到、聲音沙啞,真的只是意外或感冒引起的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哲維表示,以上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聲帶麻痺」!   甲狀腺手術併發症 嗆食、呼吸困難 聲帶麻痺常見於接受甲狀腺手術的病人,是此手術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甲狀腺手術病人最...

閱讀詳情 »

一小白菜 小白菜又稱上海青或油白菜,是鉀元素的最佳來源,而鉀元素有助於增長肌肉和保持血壓處於正常水平。小白菜還富含多種維生素,能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增加白細胞的活性,提高人體對毒素所產生的反應。食用方法:把小白菜莖下端的白色部分切碎,用雞肉或蔬菜湯和芝麻油燉燜;2分鐘後加入小白菜的葉子,再煮2分鐘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是否注意到家人身上有一些傷口總是反反覆覆出現,即使已經擦藥好幾個禮拜,傷口還是沒有痊癒,甚至還出現新傷口?小心!可能是罹患「摳皮症」!身心專科醫師劉誠崇表示,摳皮症是一種較易出現在女性身上的精神行為症狀,常與生活壓力過大有關,持續摳抓臉部或身體的舊傷口,除了讓傷疤難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