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8歲男胯下多2粒流汁發臭 原來是良性上皮性囊腫作怪

48歲男胯下多2粒流汁發臭 原來是良性上皮性囊腫作怪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48歲男性衛生習慣比較差,加上容易流汗累積髒汙,1個多月前洗澡時在鼠蹊部雙側都有突起腫塊,但發生部位較私密不太好意思就醫,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皮膚表面流出液體伴隨異味,才趕快就醫先服用口服藥,醫師擔心惡性腫瘤同時採檢化驗,幸好確診上皮性囊腫,切除處置後痊癒。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鼠蹊部因較私密,如果出現病灶常讓人害羞就醫,但研究統計發現,鼠蹊部有腫塊30%是惡性腫瘤轉移導致,很有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存在癌細胞,如果未能馬上診斷,有很大機會惡性組織繼續成長,發展成不可想像地步。


劉國威說明,個案發現腫塊時,因害羞沒有立刻就醫,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演變至發炎且表面密爛流出液體,先給予口服消炎藥物,馬上切面病理檢查,幸好確認是良性上皮性囊腫合併發炎,當發炎好轉,外科手術切除囊腫後,個案目前已經康復,沒有發生其他不良反應。


劉國威補充,上皮性囊腫是一種良性腫瘤,全身皮膚都可能發生,觸摸有顆粒結節感,大小由幾公厘到數公分不等,外觀呈堅硬球狀,囊壁為正常表皮,內容可能是角質物結晶或是膽固醇,會單顆或多顆同時發生,隨著時間逐漸變大,若在鼠蹊部,有機會因反覆摩擦與清潔不易,最嚴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劉國威也說,上皮性囊腫發炎時,先以藥物改善發炎情況,嚴重者須切開引流,讓內容物流出,待發炎緩解後以手術切除;倘有紅腫、流膿疑似為惡性腫瘤,須儘早切除化驗鑑別診斷。


劉國威再次提醒,鼠蹊部發現腫塊有30%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此部位一旦發現腫塊且外觀有變化時,應積極就醫。另外,平時應多注意衛生、作息規律、飲食少油炸、穿著避免緊身衣物摩擦等,皆有助於預防上皮性囊腫發炎的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舌尖潰瘍2周未癒合是警訊! 一旦侵犯舌內深處恐舌癌
▸包皮過長不一定要割除 醫揭包皮反覆發炎才是關鍵所在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社會日益老化,長期照護人力需求相對提高,為了讓更多年輕新血加入長照服務行列,衛福部和教育部、勞動部啟動產學合作平台,可望透過和學校合作,鼓勵年輕人一起投入長照,衛福部也特別邀請年輕照服員分享照顧工作經驗,透過專業結合實務,為長照盡一份心力。 透過實習經驗了解長照 畢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婦女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變化的影響、營養需求的改變以及孕期情緒與壓力等因素,使得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免疫系統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也變得脆弱,故孕婦是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高危險族群,同時也提高胎兒流產、早產及死產的機率。 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孕婦接種保護自己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1歲男性,過去認為吸K菸就像抽菸,不但不會造成不適也不會上癮,第一次用藥儘管知道是K菸,但因朋友請客,且還一再保證沒問題,因此還是吸食,沒想到使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後來甚至一度上癮,直到近來出現頻尿等症狀才向毒防中心求助,經建議就醫檢查後,確診已罹患下泌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五十歲上下男性服用治療乾癬藥物MTX,因為沒聽清楚如何用藥,1個月的藥量在4天就全部吃完,結果出現皮膚潰爛、肝腎衰竭、骨髓異常等症狀,送醫後,大約一星期就不治身亡。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藥物過敏中心醫師、衛福部藥害救濟審議委員鐘文宏在藥害救濟基金會15週年系列論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