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9歲男心房顫動鬼門關前走一回 靠反轉劑撿回一命

49歲男心房顫動鬼門關前走一回 靠反轉劑撿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年僅49歲的謝先生,因有心房顫動且曾發生過缺血性腸病變(俗稱腸中風),為預防血栓發生中風而開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近期因腹膜炎送往急診,判斷須立刻進行手術,但首先須恢復凝血功能,所幸他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快速恢復凝血功能止血,才得以於黃金搶救時間內順利挽回生命。

腸中風?腦中風?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防中風

收治該名患者的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勇志表示,多數人都以為只有腦部會腦梗塞中風,殊不知腸道也會被血塊梗塞,造成缺血性腸壞死,若未及時處理,死亡率極高。缺血性腸病變的高危險族群包含高齡長者、心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等,通常不易確診,若出現腹痛併有解血便、腹痛難耐、腹脹、嘔心、想吐、發燒…等應盡速就醫。

針對心房顫動,陳勇志醫師補充說明,心房顫動就是一種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不規則跳動會使血液容易堆積形成血栓引發中風,根據台灣專家在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心房顫動患者確診10年後,每6個患者就有1人發生中風!為了預防中風,患者皆應規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避免血栓形成。而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隨年齡增加而提高,患者會出現心慌、心悸等症狀,但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因此,若有疑慮時應前往心臟科檢查,確保心臟健康。

反轉劑及時恢復凝血功能 意外手術得以搶救

陳勇志醫師表示,患者後來因腹膜發炎感染送往急診,須進行緊急手術,才能避免細菌進入血液及其他器官內,造成敗血症或全身多重器官衰竭死亡。但由於該名患者正在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必須先恢復凝血功能,才不會因手術過程中無法凝血而失血過多。

所幸,患者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迅速反轉凝血功能,才讓手術於黃金時間內完成,順利搶救性命。所以,心房顫動患者平日透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當發生意外須緊急手術時,能透過反轉劑快速恢復凝血功能,讓患者用藥更多一層保障,這便是擁有專一反轉劑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優勢。

落實健康檢查 預防用藥聽從醫囑

最後,陳勇志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高風險患者應落實每年一次健康檢查,尤其是理學檢查時,應提出身體所發出的警訊,醫師會根據症狀進一步安排檢測,才有機會及早確診疾病與用藥,最重要的是,確診後應聽從醫囑用藥,並且定期回診才能避免疾病惡化所帶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醫護人員為完整醫療體系的核心,為提倡尊重生命,大林慈濟醫院邀集醫護、行政人員共同走進田野間,體驗農夫插秧耕田的辛勞;院長賴寧生呼籲醫護夥伴,透過親手耕植作物,盼更能體悟尊重生命之重要。大林慈院逾 40 名人員親手插秧 體驗農耕艱辛由賴寧生帶領大林慈濟醫院超過 40 位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老人便秘問題,中醫茶飲來順腸!老年人常見的便秘問題,可能引發肥胖、體臭、腹脹、厭食、癌症、神經衰弱、心血管等疾病。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喬韻文表示,便秘的後遺症很多,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猝死,需要及時治療以避免遺憾。中醫「便秘」分三型 對應茶飲可緩解中醫將「便秘」簡單的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病人常認為吃藥傷肝、腎,尤其抗拒吃藥控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黃博彥對此表示,降血脂藥對肝、腎風險較低,但一些人會有肌肉痠痛、影響肝功能等副作用,醫師會調整病人藥量,減少副作用,最好將血脂控制100 mg/dl以下。吃對藥防傷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