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9歲男心房顫動鬼門關前走一回 靠反轉劑撿回一命

49歲男心房顫動鬼門關前走一回 靠反轉劑撿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年僅49歲的謝先生,因有心房顫動且曾發生過缺血性腸病變(俗稱腸中風),為預防血栓發生中風而開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近期因腹膜炎送往急診,判斷須立刻進行手術,但首先須恢復凝血功能,所幸他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快速恢復凝血功能止血,才得以於黃金搶救時間內順利挽回生命。

腸中風?腦中風?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防中風

收治該名患者的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勇志表示,多數人都以為只有腦部會腦梗塞中風,殊不知腸道也會被血塊梗塞,造成缺血性腸壞死,若未及時處理,死亡率極高。缺血性腸病變的高危險族群包含高齡長者、心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等,通常不易確診,若出現腹痛併有解血便、腹痛難耐、腹脹、嘔心、想吐、發燒…等應盡速就醫。

針對心房顫動,陳勇志醫師補充說明,心房顫動就是一種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不規則跳動會使血液容易堆積形成血栓引發中風,根據台灣專家在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心房顫動患者確診10年後,每6個患者就有1人發生中風!為了預防中風,患者皆應規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避免血栓形成。而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隨年齡增加而提高,患者會出現心慌、心悸等症狀,但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因此,若有疑慮時應前往心臟科檢查,確保心臟健康。

反轉劑及時恢復凝血功能 意外手術得以搶救

陳勇志醫師表示,患者後來因腹膜發炎感染送往急診,須進行緊急手術,才能避免細菌進入血液及其他器官內,造成敗血症或全身多重器官衰竭死亡。但由於該名患者正在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必須先恢復凝血功能,才不會因手術過程中無法凝血而失血過多。

所幸,患者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迅速反轉凝血功能,才讓手術於黃金時間內完成,順利搶救性命。所以,心房顫動患者平日透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當發生意外須緊急手術時,能透過反轉劑快速恢復凝血功能,讓患者用藥更多一層保障,這便是擁有專一反轉劑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優勢。

落實健康檢查 預防用藥聽從醫囑

最後,陳勇志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高風險患者應落實每年一次健康檢查,尤其是理學檢查時,應提出身體所發出的警訊,醫師會根據症狀進一步安排檢測,才有機會及早確診疾病與用藥,最重要的是,確診後應聽從醫囑用藥,並且定期回診才能避免疾病惡化所帶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生阿,我歹命啦,先生愛著別的幼齒仔,不要我了……」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指出,有時人會不自主地抱怨命不好,羨慕別人,對自己的幸福視若無睹,總是看到別人的幸福,此時不妨求助身心科,協助找到資源與開發潛能,認識自我優點。羨慕別人添煩惱 會忽略原本幸福王文隆醫師表示,羨...

閱讀詳情 »

海漂死亡豬隻金門海岸再現!豬隻屍體外觀腐爛,且有被啃食現象。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烏坵安檢所於今(4)日,於在小坵島北面岸際發現一隻死亡豬屍,該豬隻長約90公分、高30公分,外觀腐爛且有被啃食現象。安檢所同仁即於現場拉起封鎖線,對豬隻屍體及周邊岸際進行消毒,同步通報金門縣防疫所協處。至於此隻死豬檢體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8歲的柯小弟弟,小時候開始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某次感冒後咳嗽停不了,被西醫診斷為氣喘,長期服用吸入性類固醇。但冬天早上及晚上症狀加重,不只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時伴隨胸悶、咳嗽痰多,坐起來才能緩解,即使加上口服類固醇仍感不適。柯媽媽怕長期類固醇影響生長發育,故至中醫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年末到,許多人為了新年新氣象以及來年的煥發容光,會進行醫美療程;對此,疾病管制署公佈疑似因為「施打美容針」而引發肉毒桿菌中毒的案例,提醒民眾在增添自己容貌自信前,別忘記充分了解相關資訊,以免造成健康危害。來源不明美容針 恐造成中毒反應近年台灣醫美風氣盛行,許多人除了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