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大便秘成因別輕忽 調整飲食與作息逾8成可改善

5大便秘成因別輕忽 調整飲食與作息逾8成可改善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對於長時間坐著工作、少喝水的女性上班族來說,隨身包包裡常備著浣腸劑,因為便秘纏身,必須透過外物刺激才能擁有「暢快」人生,不過醫師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且越用效果可能越差。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指出,臨床便秘定義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即為便秘。至於糞便的形狀及軟硬度屬於臨床症狀,如果便便形狀像一顆顆的小雞便,常與水份攝取不足有關,不會稱為便秘。而造成便秘的5大主因,分述如下:


1.飲食:水分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2.缺乏運動:運動能刺激腸道反射。
3.藥物:有些藥物會間接影響排便,特別是精神科藥物。
4.習慣性憋便:越常憋便、排便反射性會越差,易造成排便功能異常。
5.腫瘤:直腸或左側低位大腸若有腫瘤阻塞,糞便量會越來越少。


孫文俊指出,有些人每天排便,但卻一直有便意,或覺得排不乾淨,這就是所謂的「裡急後重」(tenesmus),有這種症狀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大腸息肉或直腸腫瘤所致。


孫文俊強調,腸道腫瘤可能引發排便不順,如果伴隨著糞便形狀突然改變、出現便血等現象,且持續2周,就應該趕快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在治療上,單純便秘可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平常多喝水、多吃蔬果,每天固定運動,養成正確如廁姿勢,以及固定便便時間,一有便意,就去上廁所,超過8成的輕症便秘都能獲得改善。


至於瀉藥、浣腸劑,孫文俊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只求速成,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恐有成癮疑慮。再者,浣腸劑插管頭形尖銳,若使用不當,還可能讓直腸受傷。有些瀉藥透過刺激大腸收縮蠕動來促進排便,服用越久藥效就會越差。


食藥署則建議,當民眾有便秘等不適症狀,應到醫院尋求醫師診治。孫文俊指出,想要排便順暢,平時應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或在上廁所時,雙腳踏著10至15公分高的小板凳,或是以溫水沖洗肛門等方式,就能刺激便意。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改變肌齡「逆」時鐘 電波vs.音波有何不同?
▸重機騎士車禍胸骨折挫傷肺 鈦金屬肋骨手術救回一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Health名人養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嚴浩養生是為了開心過日子   下午四點,見到知名導演嚴浩,髮色黑亮,面色紅潤,精氣神彷若四十歲壯年人。訪問開始之前,他說,請稍等一下,讓我吃個點心。拿出台灣土鳳梨酥,慢條斯里扯開包裝,細細品味,面露滿足笑容。 「導演,養生可以吃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新手爸媽來說,能聽到孩子開口喊爸爸、媽媽,是最幸福不過的事了!不過,對某些小孩來說,「說話」並不容易。因此,大林慈濟醫院在93年成立聽語中心,為過動、智能障礙、聽障等身心障礙的孩子進行聽能復健、聽覺調頻輔助系統評估等,幫助語言障礙的孩子找回「說」的能力。聽語中心聽力師、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為避免健保資源浪費,健保署宣布11月開始,針對診所重覆開立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3高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處方日數重複率超過標準者,健保將不給付超出部份藥費。根據健保署統計,101年健保門診慢性病藥費共681億元,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用藥藥費分別為257億元、87億元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