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垃圾吃垃圾肥!環境不乾淨 減少過敏與氣喘機率 | 健康達人網

垃圾吃垃圾肥!環境不乾淨 減少過敏與氣喘機率 健康達人網

俗語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不僅是老一輩所傳承的觀念,越來越多研究也證實這項說法,特別在養育小孩的階段差異最明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發現,常接觸灰塵、動物毛髮和細菌的新生兒,日後罹患過敏和氣喘的機率降低。

研究人員追蹤 467 名出生在巴爾的摩、波士頓、紐約的新生兒,並調查他們住家環境的汙染程度,研究時間超過三年。當這些小孩滿三歲後,對於一些過敏原產生顯著不同的反應:過去曾接觸老鼠皮屑、貓毛和蟑螂糞便的小孩,出現氣喘的機率較沒接觸過的小孩低。

從未接觸這些過敏原的小孩,51%有氣喘的問題,相較之下,有接觸這些過敏原的孩子,只有 17%罹患氣喘。這項研究揭露貓、老鼠、蟑螂等三個過敏原,是塑造孩童免疫反應的關鍵因素,此外這些因子只有在孩子出生未滿一年前接觸,身體才會為這些過敏原建立防衛機制。

之前瑞典研究指出在小孩吃奶的階段,父母若先用嘴巴幫奶嘴先吸一吸,小孩氣喘機率減少 88%;另外哈佛大學也發現,懷孕婦女如果多吃花生和堅果,能降低孩子對這些食物過敏的機率。

研究人員表示: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幼兒期,特別是一歲以前,若在這個階段接觸到足夠的細菌、病毒,就能建立免疫系統資料庫,如果接觸不足,小朋友日後不但免疫力不好,免疫系統還容易「誤擊」非病源的抗源,造成各種過敏現象。

(首頁圖片來源:Adriano Aurelio Araujo)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藥品使用的目的在於診斷、治療、減輕和預防疾病。除了預期療效之外,還有可能會出現有害與非故意的反應,這樣的反應通常被稱為「不良反應」。明知藥品有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但仍要「冒險」使用的原因,正是因為藥品—能「救命」。藥害救濟基金會舉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抗生素,能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為了能提升民眾對於肺癌危險的認知,國健署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包括遠離菸害空污、提防肺部警訊,以及衡量篩選風險。長期二手菸暴露 罹肺癌機率高出3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3歲婦人,十幾年來飽受嚴重鼻塞困擾,雖期間曾接受鼻雷射以及鼻中膈、下鼻甲等手術治療,但仍未改善,後續也被診所及醫院診斷為鼻腔空間較大,僅需服藥控制,讓婦人持續承受鼻塞之苦。直到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理學檢查發現,患者是因鼻腔過於空曠導致鼻塞,變成空鼻症,在接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下午了,來份甜點、喝杯飲料嗎?根據董氏基金會所進行的「上班族工作效率與點心補充」網路調查顯示,多數上班族在下午1點到3點工作效率最差,有七成上班族會吃下午茶或點心來提振情緒,其中近九成會選擇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高油糖食物;經交叉分析顯示,吃較不健康點心者的疲倦感是吃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