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六旬婦飽受鼻塞困擾 竟是空鼻症惹禍

六旬婦飽受鼻塞困擾 竟是空鼻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3歲婦人,十幾年來飽受嚴重鼻塞困擾,雖期間曾接受鼻雷射以及鼻中膈、下鼻甲等手術治療,但仍未改善,後續也被診所及醫院診斷為鼻腔空間較大,僅需服藥控制,讓婦人持續承受鼻塞之苦。直到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理學檢查發現,患者是因鼻腔過於空曠導致鼻塞,變成空鼻症,在接受耳軟骨進行下鼻甲新生手術後兩個多月,婦人已順利脫離鼻塞困擾。

造成鼻塞原因多 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過去鼻塞都被認為是鼻腔狹窄所導致,包括鼻竇炎、腫瘤,或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大等結構因素,都可能埋下鼻塞危險因子;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指出,空鼻症主要因術中過度切除鼻甲,造成過大鼻腔空間,當鼻腔內氣流變成渦流,患者就會感到鼻塞,加上剩餘鼻黏膜暴露在未經過濾及調節的空氣,促使纖毛細胞退化受損,造成過度萎縮乾燥,難以自行痊癒。

嚴重空鼻症患者 恐出現精神障礙

空鼻症患者不僅會感到鼻塞及鼻腔乾燥,還可能因吸不到空氣、口鼻乾燥,造成頭暈、胸悶,甚至睡眠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邱昱勳醫師表示,過去就曾有患者因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因此出現精神不濟、憂鬱等精神障礙症狀,甚至因找不出病因,轉到身心科就診,更曾因此造成社會事件,不得輕忽嚴重性。

自體軟骨移植治鼻塞 術後感染風險低

治療空鼻症,除了可採在鼻腔表面塗上保護性凝膠,或使用鹽水噴劑保持鼻內濕度等非手術方式,也可採縫合鼻孔等傳統手術治療;邱昱勳醫師提醒,但因傳統手術容易影響外觀,因此可以重建下鼻甲取代治療,透過鼻竇內視鏡進行微創手術,依照患者病症給予合適的人工合成物或自體組織移植,近年來在國外論文研究證實,採自體軟骨移植,術後感染及排斥的風險較低,若有類似症狀出現時,應盡快接受理學檢查鑑別診斷,早期發現才能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幼兒園疫情擴大!昨(5)日新北市幼兒園老師與先生新冠確診,匡列42名學童與10教職員居家隔離與採檢,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再確診9名個案,衛生單位擴大匡列109人,當中60人列居家隔離。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關聯圖。(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新北市報導】施打Covid-19疫苗可能會造成眼部病變?48歲女性在8月中旬施打莫德納疫苗後4天,突然發生眼睛像兔子眼一樣紅、痛、畏光、流淚,經診斷為急性虹彩炎,懷疑與疫苗接種高度相關,已通報Covid-19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 急性虹彩炎患者 6成與基因HLA-B27有關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種類增加,疫苗是否存在副作用成為話題。52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伍女士,預約施打新冠疫苗,接種後雖無發燒或痠痛,卻在一周後手腕關節腫脹疼痛,害怕得趕緊回院求助醫師。疫苗可能誘發自體免疫疾病 接種前應先諮詢臺中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林亮宏主任表示,一般人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患者一旦出現細胞激素風暴,大幅增加死亡風險,臨床醫師會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減低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衛福部國衛院發現,新冠治療藥物瑞德西韋配合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同時可抑制病毒量與減少細胞激素風暴發生。 目前瑞得西韋是少數有臨床實驗的新冠肺炎特效藥,能夠阻斷病毒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