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肺癌上身 掌握護肺3撇步

遠離肺癌上身 掌握護肺3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為了能提升民眾對於肺癌危險的認知,國健署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包括遠離菸害空污、提防肺部警訊,以及衡量篩選風險。

長期二手菸暴露 罹肺癌機率高出3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佔30至50%癌症的發生是不可避免,肺癌也是其中之一,其中吸菸已被證實是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全球肺癌7成左右的疾病負擔;國健署王英偉署長表示,研究證實,二手菸暴露不僅會增加罹癌風險,罹患肺癌的機率也比一般民眾高出20至30%,其中有資料也顯示,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為不吸菸者近2倍,且吸菸者得到肺癌的危險性都比未吸菸者要來的高,其中女性風險更比男性來得更高。

煮菜未使用抽油煙機 恐埋下罹癌風險

另外,室外空氣污染恐也是肺癌的危險因子,根據WHO評估,在台灣所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空污對肺癌疾病負擔是15%,不得輕忽嚴重性;王英偉署長表示,包括環境因素、放射線暴露、肺病史、煮菜時未使用抽油煙機等,都可能埋下罹患肺癌風險,若有發現任何肺部警訊,應儘早接受檢查。

接受癌症檢查前 應接受醫師仔細評估

包括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咳痰帶有血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或突然體重下降等,都屬於常見的肺癌症狀,民眾應盡早接受檢查,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避免症狀加劇;王英偉署長呼籲,檢查上,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為主要趨勢,但此檢查對於重度吸菸者較有效益,根據美國大型試驗結果,對重度吸菸者進行篩檢,每篩4人就有1人為陽性,其中每100人就有4人確診肺癌,其餘陽性者需後續追蹤,但若持續追蹤,可能得長期曝露於輻射風險,對於檢查者同樣風險很大,因此接受檢查前,民眾應接受醫師詳細評估,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0歲男性,從開始工作就出現溼疹症狀,且不斷反覆發作,尤其夏天熬夜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直到接受中醫調理後,才逐漸舒緩症狀;開業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高依帆指出,患者包括手指、胯下等都出現泛紅或脫皮等濕疹現象,加上平時容易脹氣、胃食道逆流甚至便秘等問題,透過具有健脾清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歲的晴晴,近一個月來不斷地解血便,媽媽帶她到診所就診,因為沒有哭鬧等不舒服症狀,初步診斷為蛋白質過敏。晴晴雖然只喝母奶,沒有吃其他副食品,但血便的情況依舊沒改善。此外,還發現反覆的脫肛,甚至排出了一個圓形的物體,來到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就診後,初步排除血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糖尿病患者雖懂得按時服藥,且配合飲食來控制血糖,但飲食上常常覺得得挨餓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其實只要懂得幾個方法,就能讓飲食控制更順暢;開業醫糖尿病照護中心院長林款帶指出,臨床上就有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2年多,血糖起伏大,就是因為飲食控制做不好,總是因為肚子太餓而破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纖維肌痛症主要是因中樞神經傳導出了問題所致,患者會出現身體疼痛現象,且會常感到疲倦感,但檢查時卻多無異狀,疾病初期甚至難確診,容易使患者遭誤會,引起周遭親朋好友不諒解,反使生理疾病衍生成心理疾病,容易使患者感到挫敗或失望感,不得不輕忽嚴重性。 均衡飲食配合運動 舒緩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