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肺癌上身 掌握護肺3撇步

遠離肺癌上身 掌握護肺3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為了能提升民眾對於肺癌危險的認知,國健署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包括遠離菸害空污、提防肺部警訊,以及衡量篩選風險。

長期二手菸暴露 罹肺癌機率高出3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佔30至50%癌症的發生是不可避免,肺癌也是其中之一,其中吸菸已被證實是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全球肺癌7成左右的疾病負擔;國健署王英偉署長表示,研究證實,二手菸暴露不僅會增加罹癌風險,罹患肺癌的機率也比一般民眾高出20至30%,其中有資料也顯示,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為不吸菸者近2倍,且吸菸者得到肺癌的危險性都比未吸菸者要來的高,其中女性風險更比男性來得更高。

煮菜未使用抽油煙機 恐埋下罹癌風險

另外,室外空氣污染恐也是肺癌的危險因子,根據WHO評估,在台灣所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空污對肺癌疾病負擔是15%,不得輕忽嚴重性;王英偉署長表示,包括環境因素、放射線暴露、肺病史、煮菜時未使用抽油煙機等,都可能埋下罹患肺癌風險,若有發現任何肺部警訊,應儘早接受檢查。

接受癌症檢查前 應接受醫師仔細評估

包括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咳痰帶有血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或突然體重下降等,都屬於常見的肺癌症狀,民眾應盡早接受檢查,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避免症狀加劇;王英偉署長呼籲,檢查上,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為主要趨勢,但此檢查對於重度吸菸者較有效益,根據美國大型試驗結果,對重度吸菸者進行篩檢,每篩4人就有1人為陽性,其中每100人就有4人確診肺癌,其餘陽性者需後續追蹤,但若持續追蹤,可能得長期曝露於輻射風險,對於檢查者同樣風險很大,因此接受檢查前,民眾應接受醫師詳細評估,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教育孩子如廁雖然對很多家長而言極具挑戰性,但只要多一些耐心與等待參與,一樣可以讓孩子容易上手。專家表示,通常自主如廁的學習,女孩子控制能力較佳,會學習得比男孩子快。1歲8個月至2歲大最佳時期 可開始教導孩子自己上廁所育兒專家林芝鈴說明,在孩子1歲8個月至2歲大期間,是孩子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2018年6月衛福部死因統計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及口咽癌是臺灣男性發生率第4位,不分性別死亡率第5位的癌症,發生高峰落在40-69歲之間,發生及死亡年齡中位數均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每天八人死於口腔及口咽癌 有症狀請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微奈米應用農產保鮮 突破臺灣農業困境為了改善台灣農業發展困境,中興大學成立跨校跨領域創新研發團隊,包括興大土壤環境科學系、植物病理學系、園藝學系及物理學系,並與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及其研究人員合作,以創新農業廢棄資材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衛院推動三項生醫研發 展現傲人創新技術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動人體天然代謝物研發抗發炎抗癌藥物、注入誘發神經再生物質之神經導管套組以及高效率單顆細胞擷取技術,此三項生醫研發成果,再再展現國衛院傲人創新技術,也實現多元創意思維。人體天然代謝物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