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死亡率居冠 台美合作實驗室找解方

肺癌死亡率居冠 台美合作實驗室找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看好台灣癌症研究實力,美國國衛院邀合作。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與陽明大學、臺北榮總合作,首次在台成立跨國實驗室,針對肺癌展開為期五年合作計畫,將探討亞洲與西方人癌症基因差異,發展精準治療。

腫瘤基因型影響治療 台美基因有差異

肺癌近來有逐年增加趨勢,其死亡率更同時高居台灣及美國癌症死亡率之冠。肺腺癌為台美肺癌最大宗,但在基因突變上兩地患者卻有明顯差異。台灣多數病患有EGFR(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而美國病患EGFR基因突變比例則明顯較低。

由於確認基因突變類型,關係肺癌治療策略與標靶藥物選擇,基因突變不同也意味著東西方應該要有不同的治療策略。這次台美合作將期望能解答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發展更精確的臨床治療。

友台眾議員牽線 台美合作攻肺癌

美國前紐約州眾議員索拉茲(Stephen J. Solarz)生前對台灣友好,任內多次在國會提出支持台灣的法案,也多次拜訪台灣。索拉茲逝世後,他的夫人妮娜(Nina K. Solarz)繼續支持台灣,以索拉茲名義成立基金會,多次協助台灣醫師赴美研究。

這次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旗下的癌症研究所來台設立實驗室,就是在索拉茲紀念基金會的支持下促成。前年基金會與癌症研究所多次來台尋覓合作夥伴,榮陽團隊脫穎而出。經過一年多協商,實驗室終於在今(108)年正式成立,未來美方將會派駐數名科學家進駐陽明大學與臺北榮總,聚焦在肺癌基因體與表觀基因差異的研究。

各腫瘤專家參戰 促精準醫學

這項台美大型合作研究計畫,美方將由癌症研究所胸腔及胃腸道腫瘤部門主任施倫普(David Schrump),台灣將由陽明大學副校長、腫瘤惡化卓越研究中心主任楊慕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及病理檢驗部主任周德盈共同主持實驗室。

楊慕華教授專長為腫瘤分子生物學,邱士華教授為腫瘤幹細胞專家,周德盈教授為肺癌精準醫學專家。這次合作研究將結合榮陽團隊在基因體科學以及肺癌的病理專長,針對不同人種間腫瘤特性之差異,進行包含腫瘤免疫學、癌症幹細胞、精準醫學的研究。

期許研究突破 降肺癌死亡率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肩負著癌症基礎研究與新藥研發重任,是美國最重要的癌症研究機構。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期許,未來雙方合作能有重大突破,以降低肺癌死亡率。

楊慕華表示,這次合作對於解決當前肺癌面臨的重要課題,以及未來治療發展有重要影響,對於達到台美雙方以及醫病雙贏,值得高度期待。

【延伸閱讀】揮別「累」溝! 連假玻尿酸療程評價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民眾防疫呆在家,少活動、久坐臥或久站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其中一種。靜脈血栓栓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單側大腿有痠痛腫脹的問題,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嚴重者有可能導致截肢或身亡。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醫師形容,到中午、下午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雖然全球疫情侵襲,不過2020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0)22日將在台灣如期舉辦,且將以全新「實體在線」(Online + Live)盛大舉辦,將是疫情期間亞洲第一個全球性的大型生技國際會議。其中參展的國內知名藥廠董事長李芳裕分享抗細菌、黴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1歲的陳姓運將,兩年前因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症狀就醫,才發現罹患糖尿病,併發黃斑部水腫。因為視力出狀況,看不清楚路名及交通號誌,開計程車常常走錯路,增加乘客糾紛,導致需要短期停業。收治個案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副部長黃奕修醫師說,陳先生一開始以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治療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