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0歲以後身體冒出這4種現象 當心可能已骨鬆骨折了

▲因為沒有症狀,有近8成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逾50歲,害怕骨鬆骨折來得無聲無息嗎?如果身體出現以下4大危險現象千萬要小心!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提醒,如果50歲後發生骨折、出現身高縮水超過4公分、站直時後腦勺與牆距離超過6公分、肋骨下緣與骨盆之間小於一指幅寬或2公分,就要懷疑可能是骨鬆骨折所造成的。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根據統計顯示,骨質疏鬆因為沒有症狀,導致國內有近8成患者都是直到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症。

林高田表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已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年2019年世界骨鬆日以「這就是骨鬆」做為主題,是世界骨鬆基金會首次用視覺呈現世界各地真實骨鬆案例;同時以打噴嚏、舉手穿衣服等不可思議的骨折事件,強調骨折後,因疼痛、殘疾甚至無法獨力行為所對患者生活帶來嚴重改變。

跌倒已經是台灣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死因,根據國健署過往調查發現,每6個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位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跌傷且就醫者占了8%,其中便包括了因跌倒而發生骨鬆骨折的事件。

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陳崇桓說,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家可能感到舉步維艱、腳抬不高、步態緩慢及不穩,就容易發生跌倒,如果檢測骨密度已在高風險範圍內,建議更應積極配合治療,提早預防骨鬆骨折發生機會。世界骨鬆基金會今年也推出新版「骨質疏鬆自我檢測表」,歡迎民眾上網進行自我檢測,提早攔截骨鬆骨折。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研究證實電子煙致癌 參與台灣學者出面: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

【有影】HPV疫苗「痛痛女孩」告贏衛福部後 又有8人出面控訴相似經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更能感受到冬季氣溫的變化。大雪時節常有一波波冷氣團來襲,不僅是傷風感冒的旺季,同時農作、養殖漁業也可能受寒害影響。 大雪時節一波波寒流報到,讓氣溫持續下探,也多了幾分冬天的寒涼。台灣冬季容易受到鋒面影響而降雨,但濕冷的氣候大多集中在北部與東部地區,中南部仍維持較少雨的乾冷狀...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再起,一名菲律賓籍漁工日前住進高雄防疫旅館,卻偷溜到走廊上想拿東西給隔壁房的朋友,恰巧遭飯店巡邏人員撞見,他雖趕緊跑回房間,但短短8秒的違規仍吃下一張10萬元罰單。高雄市疾病管制處長何惠彬指出,近期還發現有兩名居家檢疫的移工,趁著夜深人靜,分別拿泡麵碗與水壺到走廊...

閱讀詳情 »

南韓通報新增615人確診武漢肺炎(COVID-19),為單日新增病例連續兩天破600人,雖然相較前一天略為減少,但由於周末篩檢量低於平日,顯見疫情仍然嚴峻,目前南韓累計病例達38161,其中549人病故。(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台鐵列車撞到牛! 花蓮「東竹=富里」一度停駛 號...

閱讀詳情 »

簡單豐足》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