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0歲以後身體冒出這4種現象 當心可能已骨鬆骨折了

▲因為沒有症狀,有近8成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逾50歲,害怕骨鬆骨折來得無聲無息嗎?如果身體出現以下4大危險現象千萬要小心!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提醒,如果50歲後發生骨折、出現身高縮水超過4公分、站直時後腦勺與牆距離超過6公分、肋骨下緣與骨盆之間小於一指幅寬或2公分,就要懷疑可能是骨鬆骨折所造成的。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根據統計顯示,骨質疏鬆因為沒有症狀,導致國內有近8成患者都是直到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症。

林高田表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已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年2019年世界骨鬆日以「這就是骨鬆」做為主題,是世界骨鬆基金會首次用視覺呈現世界各地真實骨鬆案例;同時以打噴嚏、舉手穿衣服等不可思議的骨折事件,強調骨折後,因疼痛、殘疾甚至無法獨力行為所對患者生活帶來嚴重改變。

跌倒已經是台灣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死因,根據國健署過往調查發現,每6個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位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跌傷且就醫者占了8%,其中便包括了因跌倒而發生骨鬆骨折的事件。

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陳崇桓說,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家可能感到舉步維艱、腳抬不高、步態緩慢及不穩,就容易發生跌倒,如果檢測骨密度已在高風險範圍內,建議更應積極配合治療,提早預防骨鬆骨折發生機會。世界骨鬆基金會今年也推出新版「骨質疏鬆自我檢測表」,歡迎民眾上網進行自我檢測,提早攔截骨鬆骨折。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研究證實電子煙致癌 參與台灣學者出面:電子煙對健康絕對有害!

【有影】HPV疫苗「痛痛女孩」告贏衛福部後 又有8人出面控訴相似經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院內感染再傳壞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新增1例確診個案,為第34例「同病房不同病室(即同一樓層相鄰的不同房間)」已出院病人的陪病家屬、50多歲女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判斷是第34例的衍生病例。 指揮中心表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去年4月開放癌症免疫新藥適用8癌別、11種適應症的病人,救命效果究竟如何?健保署今(3)日公布最新治療成果數字,總體反應率僅約2成4,針對這批治療有效者,健保決定放寬多給付1年的藥費,以達到「永久有效」。另外,胃癌、肝癌的免疫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患者有好消息!健保署今(3)日宣布,經「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把治療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3代標靶新藥納入健保,目前健保已經與藥廠議價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只要藥費支出能壓在1年2億內,最快...

閱讀詳情 »

▲(照/振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水準又破世界紀錄!107歲的陳爺爺5年前因主動脈瓣問題,接受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手術成功後,迄今已打破過去全世界醫學報導仍健在、最高齡接受過TAVI手術的104歲人瑞紀錄。替他執刀的振興醫院表示,該院經驗即便是極困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