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0歲男如廁用力竟骨折 就醫發現脊椎沾黏如竹竿

50歲男如廁用力竟骨折 就醫發現脊椎沾黏如竹竿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男性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十多年,每每下背疼痛時便自行買止痛藥吃,也不規律回診,未料下背痛越發嚴重,某日如廁時,起身過度用力竟然發生骨折,至醫院檢查發現脊椎已經沾黏、失去彈性,因而受外力衝擊導致骨折。所幸,在積極接受治療和復健後,症狀才得已改善,也讓他不禁感嘆:「早知珍惜自己的身體多一些,就不會多受骨折之苦。」

脊椎沾黏難復原 及早治療是關鍵   50歲男如廁用力竟骨折 就醫發現脊椎沾黏如竹竿

收治上述患者的中國附醫風濕免疫科黃春明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主要侵犯於脊椎的慢性發炎性疾病,疾病表現相當多樣化,典型症狀包括晨間僵硬、下背痛,也經常伴隨接骨點發炎、虹彩炎等脊椎以外的症狀。若未及早治療,將有高風險發生「脊椎沾黏」,也就是原本一節節分開的脊椎會因為骨贅物生成而相互沾黏,不僅外觀會因為脊椎變形而駝背,身體也會因為脊椎失去柔軟度而變得僵硬、難以活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僵直性脊椎炎治療選擇多 下背痛未改善快就醫

黃春明醫師指出,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選擇十分多元,對於剛確診或是症狀輕微者會給予消炎止痛藥,若有出現周邊關節症狀,例如:接骨點發炎、下肢關節發炎等,則會再加上免疫調節劑來減緩發炎。若患者使用上述兩種藥物仍不見改善,醫師就會評估患者狀況使用生物製劑,進一步阻斷發炎因子,降低脊椎沾黏的發生風險,建議症狀嚴重或是發炎指數高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

應如何辨別僵直性脊椎炎與運動傷害?黃春明醫師指出,一般運動傷害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但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屬發炎性疼痛,反而會越休息越痛,因此,如果下背、關節疼痛久久不見好轉,就要提高警覺。呼籲民眾如果出現下背痛、晨間僵硬、反覆性的足底筋膜炎和腳踝疼痛等症狀,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應盡速至風濕免疫科就醫,把握及早治療良機,避免關節出現無法回復的傷害。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感染者突破1億人,後遺症肺部纖維化,很可能永久影響氧氣交換功能,然而不僅新冠肺炎,一般肺炎、吸煙、空氣污染等,都會導致肺部傷害導致肺部纖維化,陽明交大研發出間質幹細胞療法,在動物實驗中,肺部壞損有機會肺泡逐漸恢復功能,未來若能用於人體有可能逆轉肺部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7歲林姓男童與哥哥在家旁空地玩弓箭時,不慎被弓箭射入臉,家屬趕緊送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好險,差一點箭頭就會穿過眼睛或傷及顏面神經,男童在安排手術移除異物與清創後,已無大礙。外物穿刺顏面別亂拔 小心顏面左右失衡大約80公分的箭矢插在男童的臉上,畫面真是膽戰心驚膽戰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家中跌倒,大腿疼痛不已,送到急診室,經過診斷確定為髖關節骨折,由於病人年紀大,身體抵抗力弱,如果採用強效止痛藥,可能造成病人呼吸變慢,導致危險,於是在急診醫師與麻醉科醫師配合下,進行大腿神經阻斷術,再加上牽引術,減輕疼痛,接著再由骨科醫師安排手術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據統計,全國約有5萬多名失智、身障患者申請使用長照,目前照服員照護這類民眾,每次可領取特殊照顧費用350元,但從3月1日起,照服員如未完成20小時相關訓練課程,將無法領到其中50元。 衛福部於今年1月份所發布3月起照顧失智症者及身心障礙者之照顧服務員未完成相關訓練將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