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歲男孩老愛「張嘴呼吸」像金魚 竟暗藏臉部發育危機

▲孩子老張嘴呼吸當心是腺樣體肥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寶貝老張口呼吸像隻金魚嗎?當心有些地方不對勁。今年6歲的可樂(化名)是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常鼻塞打噴嚏,睡覺時也會打鼾,就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但用藥症狀只會稍微緩解,還是常常吸不到空氣,甚至養成了張口呼吸的習慣,轉院進一步檢查才知道原來是「腺樣體肥大」在作怪。

可樂則在接受微創腺樣體摘除手術之後,住院1天即出院,治療後徹底改變了張口呼吸的習慣,不再說鼻子吸不到空氣。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表示,兒童鼻塞的原因,一是過敏性鼻炎造成鼻肉肥厚,可能同時合併有流鼻水、打噴嚏或是鼻子癢等症狀;二是鼻子異物,大多為單側,且會流黃鼻涕;三是腺樣體肥大,只要對症下藥,即可讓孩子免於鼻塞之苦。

腺樣體位在鼻部的正後方、鼻腔最深處,兩側則是耳咽管的開口,若有肥大狀況,不容易從外觀看出,因此常被忽略。許瑛倢提醒,腺樣體是鼻咽部的淋巴組織,反覆感染及過敏反應刺激下,會使腺樣體肥大,特別是在2到5歲時會變得最大,10歲以後就會開始逐漸萎縮。

許瑛倢說,肥大的腺樣體會阻塞呼吸通道,導致孩子因鼻塞而張口呼吸,可能因而造成扁桃腺肥大、上顎窄縮或齒列不正,容易影響臉部發育,甚至變形;鼻塞也會讓孩子睡覺時打鼾、睡不安穩,甚至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負面影響不只如此,醫師表示,腺樣體肥大也易壓迫耳咽管開口,造成中耳積水,可能影響孩子的聽力;更有引發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的風險。

許瑛倢指出,不少家長擔心切除腺樣體組織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但臨床文獻資料顯示,切除腺樣體組織並不會影響3歲以上孩童的免疫力,如果家中孩子常出現鼻塞、張口呼吸,或是睡覺常打鼾等現象,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檢查確認是否有腺樣體肥大的問題,避免延誤治療,造成更嚴重的不良影響。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286例本土,台中市有2例,都與昨公布的案2514朝陽科大女大生有關。市長盧秀燕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表示新增2案為案2710、案2816的朝陽科大女大生,都與案2514一起夜唱過。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兩人足跡,地點相當多,包括當地全聯、老先覺、屈臣氏等。案2514為朝陽科大首例確診女大...

閱讀詳情 »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向台北市退休或離職醫護人員發布徵召令,希望有更多人能協助監護入住防疫旅館和檢疫所內輕症患者。柯文哲今日指出,昨天發布徵召令後,已經有1121人報名,不過仍需要經過訓練後才上線。台北市昨日新增70例本土確診,今日再新增87例。柯文哲昨日指出,確診者中只有20%的人需要用到醫院,確診者...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286例本土COVID-19確診和1例死亡,根據指揮中心公布的數據,有8案移除為空號。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中7案是近期發生的,這些案號都是一採陽性,接下來採檢皆陰性,因此排除列為空號。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286例本土個案,為155例男性,131例女性。根據指揮中...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86例本土,上午並傳出疫情嚴峻的北市萬華區有長照機構住民發燒確診。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下午說明,此個案在5/10至5/13在和平醫院住院,與先前和平醫院確診源頭的病患案1272同病房,「有同病房接觸」。他指出,已針對此機構匡列採檢3名住民、19名工作人員,共22人結果皆陰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