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0歲女長期被婆婆虐 預防創傷醫師提供4建議

60歲女長期被婆婆虐 預防創傷醫師提供4建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歲的A女士,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她留在台灣照顧孩子與公婆,公婆對她百般挑剔,讓A女士每天都覺得壓力很大,每晚噩夢連連、生不如死,和先生訴苦卻只得到「不要理他們就好了」的回應,多次想要離婚,但為了小孩咬牙苦撐,好不容易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了,先生也回台一家團圓,但A女士卻開始憂鬱症發作,看到先生就想起當年被公婆虐待的畫面與言語,揮之不去,情緒會突然暴怒、恐慌、想輕生,甚至怒罵先生,家人不解為何她一直舊事重提,嘗試藥物治療與婚姻諮商但效果不佳,最後經合併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與個別心理諮商後,症狀改善。

創傷壓力症候群引發憂鬱症 看到老公就想起被霸凌情境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表示,A女士的症狀為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憂鬱症,PTSD是指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了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有四大核心症狀,第一是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了仍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第二是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第三是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第四為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

曾任哈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表示,PTSD的終生盛行率8%,和憂鬱症相比,PTSD患者的情緒可能平時是正常穩定,但是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周,研究顯示,當PTSD患者產生再經歷創傷的經驗時,自殺或暴力的風險同時也會升高,但是這些「受虐媳婦」最常遇到的是周遭人如先生與兒女都無法理解「為何事情都過了那麼久了卻還要一直舊事重提」,周遭的朋友也一直勸患者「要放下過去」,其實和PTSD影響大腦的位置不同有關係。

丈夫要支持妻子 不能說「不要理他們就好了」
周伯翰補充,PTSD主要的腦部失調的位置是大腦杏仁核(amygdala),負責儲存恐懼害怕的經驗,PTSD患者因為經歷過「生不如死」的經驗,導致杏仁核長期過度活化,讓身體產生過度警覺、恐懼、害怕、過度換氣、噩夢等症狀,是「瞬間失控反應」,因此患者發作時,會出現突然失控的身心狀況。

如何預防或治療台灣媳婦創傷症候群呢?周伯翰有幾點建議:
1.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先生一定要表達對妻子的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
2.當太太覺得喘不過氣時,適時回娘家,讓自己身心休息放鬆。
3.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而不是全部奉獻給家庭。
4.如果已經產生PTSD,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一般建議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憂鬱症,可以配合rTMS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乾眼症不能只補水 人工淚液幫你加「油」

猛爆型心肌炎險致死 數日葉克膜搶救撿回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新北報導】天氣轉熱室外溫度飆高,飼主帶寵物散步時,要特別注意中暑情況﹔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提醒,天氣炎熱容易造成熱緊迫,讓毛寶貝中暑,對健康危害很大,甚至可能致死,尤其是肥胖犬、短鼻犬及長毛犬,如巴哥、鬥牛犬、哈士奇皆是高風險群,一旦動物因中暑而休克,須立即進行CPR以提高存活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有社交焦慮傾向的19歲吳先生在兩個月前疫情爆發後,長時間退縮在家中上網,不僅作息不規律,與家人的衝突更大幅增加。而今疫情趨緩,吳先生對於再度出門與人互動、回到較快速的生活步調感到十分焦慮,於是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潘奕瑄臨床心理師的心理諮商門診,尋求調整作息、適應人際互動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美容保養一直是大家重視的議題,而近期在女性朋友間引起熱門討論的「鹿胎盤」更是話題十足。這項在坊間有著美容聖品稱號,可幫助延緩肌膚老化的產品,究竟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功效?食用鹿胎盤副作用又有哪些?以下將一一介紹鹿胎盤成分與相關食用禁忌,幫助你掌握鹿胎盤正確補充方法。鹿胎盤是...

閱讀詳情 »

北市一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因瓣膜狹窄、左心房擴大造成慢性心律不整,即便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且服用成效達國際標準值,左心耳仍常出現血塊,使用抗凝血劑消除仍反覆形成血塊,導致腳中風、腎功能不全,最終造成左大腦的中腦膜動脈大片腦梗塞,緊急取栓仍激發腦出血。心房顫動易形成血塊致中風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