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14全國解除3級警戒有望? 學者專家一致認為不樂觀

614全國解除3級警戒有望? 學者專家一致認為不樂觀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今(2021)年5月15日,也就是台北市與新北市雙北宣布提升疫情警戒標準至第3級的當天,1名網友在推特寫下:「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短短21字鼓舞大眾,獲得大量分享。這段話甚至被翻譯成英文:「Look world, Taiwan will only show you once how to remove a Level 3 alert in two weeks」刊登在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報導中。


然而,全國3級警戒已實施半個多月,不能到公園、健身房運動,8大場所暫停營業,許多人快悶壞了,不過,專家表示,目前疫情持續延燒,每天仍以數百名新增個案,想在6月14日降至第2級警戒,機率相當低。


連續2天,新增確診個案均超過500人,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這幾天似乎好像達到新的高峰,且年輕人染疫比例也在增加中,應是年輕人防疫鬆懈,導致群聚染疫個案增多。


由於疫情趨勢向上,外界建議指揮中心應考慮升級至第4級。對此,陳時中說,目前談升級還言之過早,因為過於強烈的社會管制,時間一久,就會防疫疲乏,且影響整體經濟活動,必須慎重拿捏,現階段繼續維持3級警戒。


「一旦病毒跑出去,要收回來,這是很困難的。」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這幾天確診人數又變多,顯示情況變差,目前3級警戒無法發揮效果,指揮中心有必要考慮提升防疫等級。


黃立民強調,如果不想提升至第4級,繼續維持3級警戒,則必須研擬加強版防疫措施,如果只是依照現行防疫措施,確診人數恐持續上升。


中研院生醫所副研究員何美鄉表示,最近2、3週以來,全國民眾形同「自主封城」,確實達到一定防疫效果,但預估到6月14日仍無法恢復至2級,除了確診人數降不下來之外,與家庭群聚感持續爆發。


何美鄉說,許多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無法至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只能住在家裡的情況下,如果做不到1人1戶,就可能引發家庭群聚感染,目前許多新增個案均是被家人親友所感染。


更多NOW健康報導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曾可梵/台北報導】男人不管到了幾歲,都會在意自己的床上表現,不過根據國內男性學醫學會統計發現,40歲以上男性約25%有勃起障礙,「陽痿」成了許多中年男子可能面臨的課題,即使有心和太太享受閨房情趣,關鍵時刻卻「垂頭喪氣」。中醫師黃慶雲臨床治療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陽痿的機率更高,其實只要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40出頭的小周投入時下熱門Uber行業,為了多賺一點錢,經常憋尿載客,沒客人時才趕緊找加油站上廁所。2周前發現小便時越來越不順,有時會解不乾淨,總是滴滴答答的,直到有次載客後遭投訴車上有尿臭味,才趕緊就醫,確診罹患攝護腺慢性發炎並開始服藥治療。後來周先生與老婆「人與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疫情下醫療量能備受關注,有民眾30日po出影片,內容是多名患者躺在衛福部台北醫院的戶外醫療等待區裡治療,另外醫療人員救治之餘還要掃除下雨積水,許多網友憂醫療資源不足。部立臺北醫院發聲明強調,該戶外帳篷是預防院內感染的等待區,沒有「無法收治病人之狀況」,並加裝遮雨簾,維護病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自從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以來,學校停課使得偏鄉資訊落差的問題浮現,社服據點關閉使得弱勢孩童的午晚餐沒了著落……;有鑑於此,台灣厚道社會服務聯合會每月的「捐魚送暖」活動仍然持續,CSR部門更啟用預備金做「扶幼捐款」,捐助全台十個家扶中心,提供弱勢家庭補助,陪伴共渡難關。防疫談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