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這些症狀恐為次發型頭痛! 中醫針灸緩解不適

出現這些症狀恐為次發型頭痛! 中醫針灸緩解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2歲王先生從事業務工作,因為頸部骨刺進行頸椎手術,隨後逐漸出現頭痛症狀,雖服用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但近半年來症狀已經難以控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轉而求診中醫,經中醫師針灸一個月,王先生頭痛與肩部緊蹦獲得改善,終於擺脫頭痛問題,回復正常生活。

疾病導致頭痛    稱為「次發型頭痛」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表示,由其他疾病導致的頭痛,稱為「次發型頭痛」,常見引發的原因有藥物濫用、腦出血以及手術後遺症等,其中特定局部手術會造成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神經,患者的頭部兩側常有像被繃帶緊緊綑綁的疼痛感,肩頸部也常有緊繃僵硬情形。

中醫針灸治療    頭痛程度及頻率降低

翁瑞陽醫師指出,患者枕部帽狀腱膜之間張力產生異常,故針灸肩井穴解決斜方肌及提肩胛肌的緊繃,並取枕部的玉枕穴及天柱穴,顳部的率骨穴、懸顱穴、天衝穴,額部的神庭穴、曲差穴、頭維穴及陽白穴;治療當下患者肩井穴即有明顯肌躍。

第一次治療後,患者就表示,肩部的緊繃舒緩大半,後續頭痛的程度及頻率也明顯降低,之後維持著一週兩次的治療頻率,一個月後已經可以回復正常生活。

手術恐造成沾黏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翁瑞陽醫師提及,手術無可避免地會造成局部組織的沾粘,從而改變局部的肌肉張力分布,造成對特定肌群的負擔,在身體其他部位可以表現為僵硬、痠痛、麻木等症狀,在頭頸部則可能以類似張力性頭痛的型態表現。

不過,治療後改善的機會相當大,急性期一週建議進行2~3次治療,但後續仍需注意姿勢避免肌肉過勞而導致復發。

【延伸閱讀】

你的外表「宅」氣十足? 抗「疫」也要守護美麗

新穎毛髮激黑胜肽比一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牛津AZ疫苗開始1針難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上周末施打量共計7,485人次,總累記已接種194,678劑,陸續有醫療院所拒絕非醫事人員,也有暫停或取消疫苗接種,指揮中心強調,已再配4萬劑。 台北慈濟、亞東醫院、台北長庚等醫院,可能都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與新北市傳出有6間醫院「院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僅有亞東醫院有院內感染,其他都是病患住院才確診;雙北專責病房數量吃緊,陳時中拒絕方艙醫院提議。 羅一鈞表示,亞東醫院目前有9名新冠院內群聚病患,分別是8名病患與1名看護,指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吃緊,難以應對境外移入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5月19日零時起,暫緩非本國籍或未持我國居留證外籍民眾,入境台灣與轉機,為期1個月;同時今(17)日確診2例境外移入新冠個案。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觀察國際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