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6歲婦難熬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西醫整合療法改善不適

66歲婦難熬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西醫整合療法改善不適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乳癌連續多年位居我國女性10大好發癌症排行榜之首,每年新增癌友多達8、9千人,大部分癌友術後仍須持續化療,但掉髮、噁心、嘔吐、食慾差、體力下降等副作用實在令人難受。臨床顯示,中西醫整合療法可以降低副作用的不適,讓癌友順利完成療程。

 

台中66歲的陳小姐,年初摸到乳房有硬塊,心情忐忑不安,至醫院檢查確診為乳癌3期,在家人鼓勵下積極接受一連串治療,但化療副作用的痛苦卻差點讓她失去求生意志。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乳癌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此外,目前乳癌治療已趨向個人化,醫師將針對患者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

 

王崧說明,中醫在乳癌治療策略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不同的治療階段給予不同治療方針,以達到減緩副作用、增強體力及降低復發或轉移機率的目的。在手術前後,使用平和補益方式,幫助體力恢復、傷口癒合,並提醒患者避免食用熱補的食材,以免誘發傷口腫脹發炎。

 

在接受化療第1周,患者經常出現噁心嘔吐、黏膜潰瘍、腹瀉便秘、精神疲倦等副作用,此時中醫以清利溼熱為主;第2周開始則以補養氣血增強體力為主,替下一次化療提前作準備。至於放療期間,部份患者容易出現口乾、咳嗽或皮膚損傷,建議使用養陰清熱的藥物改善不適。

 

接受抗荷爾蒙藥物治療的患者,常有類更年期症狀,如潮熱、失眠、多汗、焦慮等,此時會輔以舒肝解鬱、滋陰清熱的中藥改善。當療程結束進入追蹤期,則以提升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率和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

 

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10萬名女性年齡標準化的發生率高達72.99%,而且45歲以下癌友占總乳癌的人口數32%,顯示乳癌有年輕化趨勢。王崧表示,在確定罹癌之後,應該積極面對,並相信醫師,透過中西醫整合治療,勇敢展開抗癌人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緩偏頭痛 可從飲食運動著手你也有偏頭痛的困擾嗎,在台灣,罹患偏頭痛的成年人至少150萬人,這還不包含青少年及兒童;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臨床上,不少患者因偏頭痛緣故,總會擔心是不是腦裡長東西,其實偏頭痛可能會反覆發作,應配合醫師囑咐,配合飲食和運動,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0多歲的老翁,日前因不慎跌倒,造成左頸及背部肩胛骨附近瘀青腫痛,經冰敷休息後,瘀青消失了,但背部卻持續隆起,且隆起範圍擴大到兩倍以上。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老翁疑似深部血管破裂出血,醫師考量病患年紀以及出血問題,故採取保守的血管攝影及栓塞治療;在血管攝影中不僅找到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5歲許老太太,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導致心臟衰竭,必須緊急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住院期間又因持續便血,確診罹患大腸癌。北榮醫療團隊利用微創救心手術,並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大腸腫瘤,目前病患術後復原情況良好,也不需後續化療。病患同時罹患2大病 擬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我不夠聰明,但是我很努力!日前唐氏症基金會盛大舉辦「微笑力量˙不倒的愛-20週年感恩秀」活動,由唐寶寶用溫暖、健康、有笑有淚方式呈現,並邀請超級名模陳思璇、錢帥君、藝人于美人、吳慷仁、小鬼(黃鴻升)陪同14位3歲至34歲的唐寶寶走上伸展台,展現近半年的專業走秀訓練成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