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醫療科技展 分享國際級醫療特色

台灣醫療科技展 分享國際級醫療特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開幕,台灣頂尖的醫療、科技、生技領域及產業,全部匯集在這亞太最強的醫療科技平台,共同為台灣布局亞太兩億多美金大健康產業的合作先機,開發新藍海。

長庚參展新技術 六大主題全都包

長庚醫院近年不斷投注於研究與創新,引領台灣醫療技術再進步,本次特別以五大醫療特色並結合長庚醫學科技共六大主題共同參展,協助拓增台灣醫療實力的國際能見度,並讓觀展的國內民眾藉了解台灣最新的醫療科技進展,強化健康知能。

長庚醫院本次參展的六大主題包括:「癌症治療」、「顱顏美容醫療」、「移植醫療」、「C型肝炎醫療」、「創新醫療」及「長庚醫學科技」。各主題都是目前國際上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尤其是在聞之色變的癌症治療部份,林口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提供360度全方位不同角度放射的治療,結合基礎與臨床研究,成立細胞治療中心發展前瞻性醫療技術,能精準狙擊癌細胞,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顱顏美容3D現形 預防治療是趨勢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張明永表示,顱顏美容正蔚為潮流,長庚醫院除了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外,更利用3D影像科技,提供病人術前、術中及術後的醫療評估,給予病人最高的滿意度,並且提供全人的照護服務,使得顱顏美容的醫療水準已居國際領導地位。

張明永副院長指出,C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輸血或接觸感染,長庚醫院提出「治療引領預防」的首要重要政策方向。長庚醫療體系是國內重要的健康照護者,因此透過多專科團隊深入社區,從預防做起,讓民眾擺脫肝癌的威脅,高雄長庚、嘉義長庚及雲林長庚的執行成果,在全國分級醫院均表現最佳。

運用AI技術 應用於臨床醫療

AI時代來臨,張明永副院長說,特別聚焦在「智慧醫療AI應用、微菌叢移植、醫療器材」三大主軸,自數百件專利中遴選11項專利技術展示,呈現研發成果結合臨床應用能量。在「國際創新匯」展區,還同步展出長庚醫療體系今年度國家新創獎獲獎作品,以展現長庚醫院豐沛的研究實力。

此外,長庚醫科長期致力發展智能醫療服務,運用資訊科技將人力、設備及工作進行整合,開發建構高質量產品,包括智動搬運系統、遠距醫療系統及智慧型電子藥櫃,以提升病患照護安全和醫療服務品質,也備受關注。

【延伸閱讀】

健保新制 「腸」保健康

肺癌晚期能多活3年? 新一代ALK抑制劑助延命

SNQ品質標章醫護團隊獲證 17獎項落誰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本週的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65例定序為Omicron的確診者,沒有Delta。目前國內累積有1209例境外移入,401例本土Omicron,本週超過一半來自東亞國家,包含越南、印尼、泰國、香港。 ▲指揮中心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能懶懶的休息,誰要做家事?相信許多人對這樣的心境深有同感,不過為了維持家裡的整潔,一些基本的家事還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再不甘願,還是要爬起來去完成。至於最讓網友討厭的家事排行有哪些,而各自討厭的原因又有什麼?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劉小姐,多年來深受頭痛之苦,常經歷抽動性的頭痛,伴隨著噁心及嘔吐,嚴重至須躺在床上一整天半才能慢慢緩解。她周旋於各大診所與藥局,買遍各家止痛成藥,隨著止痛藥越吃越多,頭痛不見好轉,甚至有越來越頻繁發作的趨勢。在一次痛到掛急診,被轉診神經內科門診後,接受偏頭痛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衛福部於3/16日提出預告草案「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門診藥品、門診檢驗檢查、急診應自行負擔之費用」,民眾急診、檢驗檢查、藥品等部分負擔都會增加,預估可增加107億元健保收入,減少健保點數378億支出,希冀藉由提高民眾小額負擔,相當程度地減少浪費,使醫療資源獲得更有效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