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旬翁全身水泡冒不停 竟是「類天皰瘡」

7旬翁全身水泡冒不停 竟是「類天皰瘡」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73歲的王姓老翁,幾個月前全身突然陸續長出大水泡,且水泡破掉留下數十個大小不一的傷口,相當怵目驚心!家屬懷疑是照顧不周或家中有細菌感染而引起,但經檢查發現,其是老年人較常發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類天皰瘡」所致。醫師提醒,老人家若身體長期搔癢,就有可能是類天皰瘡,若提早治療,就能免於水泡齊發的慘況。

水泡反覆發生 當心是類天皰瘡

收治王老先生的彰化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王老先生到院時,全身多處起水泡,以肚子、雙手及雙腳最為密集,且水泡膨脹飽滿,不僅讓人又癢又痛,破了就流膿,但慢慢結痂後,沒多久又長出新的水泡,讓人體無完膚。

李忠懷醫師進ㄧ步說明,這種全身性的傷口最怕感染,若不慎引發敗血症,將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因其水泡反覆發生,所以懷疑是免疫疾病,因此將病患轉到免疫風濕科做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類天皰瘡」。

類天皰瘡為自體免疫性疾病 老年人發生居多

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高堅凱表示,「類天皰瘡」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因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攻擊表皮與真皮間的結構,導致皮膚解離,進而產生水泡。其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居多,研判與體質及免疫系統老化有關,一旦發生了,生活品質變得很差,全身蓋滿紗布,不僅要忍受又癢又痛的折磨,其又容易復發,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才得以改善。

水泡發生前投以低劑量類固醇藥物可控制

高堅凱主任強調,老人家若身體長期搔癢,除了可能是老人家常見的「冬季癢」等皮膚疾病外,若症狀頑固且治療效果不佳就可能是「類天皰瘡」,此時就得進行抽血檢驗及皮膚切片,以釐清是否有異常抗體;若是「類天皰瘡」,其在還沒爆發水泡前,先以低劑量類固醇藥物進行長期控制,將可免於全身長滿水泡。

生活中如何防範及控制「類天皰瘡」?

高堅凱主任提醒,類天皰瘡除了定期用藥外,因為壓力會造成免疫系統紊亂,若能作息正常、睡眠充足、生活愉快與減輕生活壓力,發病的機會自然減低;另一方面,規律運動也將可以安撫免疫功能,避免類天皰瘡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3歲的高女士晚上睡覺時鼾聲如雷、容易驚醒,睡眠品質差,白天頻頻打瞌睡,情況越來越嚴重,就醫診斷為重度睡眠呼吸障礙。高女士不願意戴正壓呼吸輔助器來治療,考慮接受手術,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藍敏菁醫師以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她的軟顎和舌根嚴重塌陷阻塞了呼吸道,經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工作者一天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職場是推動健康促進的優先場所之一,但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有四成(40.4%)工作者體重超標、半數(51.8%)運動不足;工作者早餐(54.9%)、午餐(6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三十多歲的上班族阿勇,無意間發現他的右手指的甲板上有一條縱向暗黑色線條,起初不以為意,過了幾個月後發現顏色越來越深,到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就診,經陳志斌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阿勇指甲的狀況是良性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指甲基質黑色素細胞痣(又稱縱向黑甲症),囑咐阿勇定期回診追...

閱讀詳情 »

  法國女孩人手一瓶的纖體秘訣!席捲法國時尚‧瘦身圈的罐裝排毒水!配方完整公開!!美膚 X 瘦身 X 補充能量,不化妝也漂亮! 喝一點,皮膚變漂亮! 天天喝,腰‧腹‧臀‧腿瘦一圈!炎炎夏日喝汽水、包裝飲料,都容易攝取過多糖份。不如自己用當季的新鮮蔬果製做蔬果排毒水,還可以適量添加不同用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