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歲兒罹患妥瑞氏症遭歧視 「頭皮針」治療獲重生

7歲兒罹患妥瑞氏症遭歧視 「頭皮針」治療獲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年僅7歲的小男孩阿布(化名),長得清秀可愛,不定時出現搖頭、眼球飄移與眨眼,在學校被同學捉弄排擠,甚至老師總誤會他在「惡作劇」,經過精神科一系列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妥瑞氏症」,媽媽很擔心妥瑞氏症的症狀會影響阿布的課業學習和人格發展,所幸經過頭皮針及耳針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

2021年初阿布才剛確診時,媽媽擔心服用西藥的副作用可能會讓阿布感到很不舒服,於是想起一位擁有中西醫執照的醫師楊龍駿,而她自己也是楊醫師的病人,知道楊醫師的專業是頭皮針和耳針,「希望透過針灸的方式讓阿布的症狀有機會改善。」媽媽語重心長說著。

媽媽帶著阿布進入診間後,隨即向楊醫師諮詢,醫師說:「在我的針灸門診中曾經治療過幾位妥瑞氏症的病人,雖然發病原因還不明,但確定是腦部的問題,透過頭皮針、耳針可刺激與改善腦部的異常迴路,對症狀有所幫助。」


7歲兒罹患妥瑞氏症遭歧視 「頭皮針」治療獲重生

▲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

兒童保部發育尚未定型 及早治療是關鍵

妥瑞氏症的發病年齡平均在2歲到15歲之間,除了像阿布的症狀以外,有的患者還會發出一些沒有意義的聲音、一直罵髒話,或是重複別人的話,所以早期還把這種症狀稱之為「穢語症」。

看著阿布先前在學校被排擠,楊醫師也感嘆地說,從古至今眾人對於妥瑞症有很大的誤解,古代甚至會認為那是被「附身」,其實,妥瑞氏症是兒童的慢性神經生理機制的病變,這些行為是無法自我控制且是突然、短暫、反覆出現的。

楊醫師接著鼓勵阿布和媽媽:「其實妥瑞兒的智商是正常的,是因為腦部的神經傳導出現異常,也就是大腦皮質基底核跟額葉之間的動作聯繫出現問題,神經迴路異常放電,會使身體不自主的抽動,而在面對壓力或緊張時會讓症狀變得更明顯。」

用頭皮針、耳針進行刺激的話,由於腦部某些部位負責控制身體各種活動,假如眼睛或頸部出現異常反應,就會在頭上針對所屬部位進行扎針,楊醫師接著說:「用針灸刺激大腦,會使大腦皮質重組,並產生新的神經迴路,動作就會慢慢穩定下來。」由於兒童的腦部發展尚未定型,及早透過頭皮針調整,讓孩子能自主掌控身體的動作,因此越早治療越好。

症狀改善許多 阿布終於能好好上學

聽到此,媽媽不安的心有了一絲安定感,於是啟動一週一次的治療。在診間裡,阿布看到一根又一根針,感到害怕、甚至大哭,不過為了能治病,媽媽陪著阿布一次一次完成療程。第一週的治療後,媽媽觀察阿布不自主搖頭狀況有明顯減少,到第四次治療後,搖頭現象已不再出現,眼球飄移與眨眼也有減少。

直到第八次治療時,搖頭、眼球飄移與眨眼等非自主的動作都不再出現了,而目前仍繼續治療並時時觀察阿布的穩定度。阿布回到學校時,老師和同學也越來越能理解阿布的病況,阿布終於能好好學習、好好和同儕溝通,融入班級,媽媽也放心許多,實屬一大轉變。


【延伸閱讀】

頭皮針+耳針迅速改善鼻過敏 擺脫藥物束縛

苦!胃食道逆流「坐著睡」半年! 醫師用針還他臥躺好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5歲的「換心人」張清江,年輕時工作忙碌、放肆玩樂,不但沒時間照顧家人,身體也陸續出現心律不整、中風等疾病纏身,4年前,因為末期心臟衰竭接受心臟移植;如今,重獲新生的他,一改玩樂惡習,也回家盡孝道,並開始加入醫療服務志工行列,更在每年的台北慈濟醫院「簽署器官捐贈周」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擦防曬乳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防曬方式,您可曾先試用,還是直接往臉上擦呢?日前一名女大生,新買了一瓶防曬乳,使用後,全臉紅疹、發癢受不了,只好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接觸性皮膚炎。醫師強調,任何塗抹於臉部的產品,最好先索取試用品,並塗在手臂內側的皮膚做測試,以免皮膚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7歲的林奶奶,近一年來走路越來越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形,原以為是年紀大了理所當然,但久而久之,林奶奶開始不願與人溝通,原本一家和樂融融的氣氛也逐漸消失;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林奶奶罹患了水腦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民眾面對親人臨終前是否選擇急救或安寧緩和醫療,常倍感天人交戰,難以抉擇。為此,健康保險署自101年12月起新增「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納入健保給付,諮詢參與人員包括:主治醫療團隊、病患或病患家屬,以鼓勵醫院積極推動臨終安寧緩和醫療,減少死亡前之不當醫療使用。安寧緩和醫療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