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5歲翁以為骨頭痠痛是老化造成 確診攝護腺癌已第4期

75歲翁以為骨頭痠痛是老化造成 確診攝護腺癌已第4期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在得知攝護腺癌已是第4期時,老伯伯感到很沮喪,不過醫師鼓勵他說,現在有新一代的口服藥物,可以先不用做化療。經過討論,老伯伯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與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治療,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護團隊全面且完善的照護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症狀便改善很多,生活品質也提升了,讓老伯伯十分開心。


75歲翁以為骨頭痠痛是老化造成 確診攝護腺癌已第4期

▲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圖/照護線上提供)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主任黃士維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的治療進步很多,臨床上會根據PSA指數、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等將侷限性攝護腺癌分為「非常低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非常高風險」。不同風險的攝護腺癌生長速度差很多,非常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可能要1、20年才會危及患者性命,非常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程進展就很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袁倫祥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是針對轉移到身體各處的癌細胞,治療方式有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攝護腺癌手術已從傳統手術進展到微創的腹腔鏡手術以及機械手臂手術,袁倫祥醫師說,「我們能夠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精準的手術,可以有效保留病患的性功能且減少併發症。」


75歲翁以為骨頭痠痛是老化造成 確診攝護腺癌已第4期

▲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全身性治療」是針對轉移到身體各處的癌細胞。(圖/照護線上提供)


依據攝護腺癌的期別、風險與預期壽命,醫師會與患者、家屬詳細討論,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對攝護腺癌相當重要,然而在使用荷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漸漸產生抗藥性,讓癌細胞復發、擴散。


「高風險型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可能在2年之內就會變成所謂的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化學治療大約只能增加3個月的存活,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較低。」袁倫祥醫師說,「現在有開發出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幫助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利用口服,不用打針,便利性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也比較少。以前是用於比較晚期的患者,現在的觀念是提前使用,甚至還沒有轉移、或者是剛轉移,尚未變成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就開始使用新一代的藥物,有助延緩癌症的轉移,延長病人的整體存活。」


如果是剛轉移的患者,有機會讓病人壽命延長大概2到3年以上。另外,有將近8成的比率可以讓病人的PSA指數降低50%以上。疾病惡化的速度變慢,可以減輕癌症轉移所造成的疼痛、骨折的比率也會下降,有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且延後後續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


75歲翁以為骨頭痠痛是老化造成 確診攝護腺癌已第4期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利用口服,不用打針,便利性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圖/照護線上提供)


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


攝護腺癌常出現轉移、病情較複雜,且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從局部治療到全身性治療需要不同專科來共同照護,黃士維醫師說,「我們會結合泌尿科、腫瘤科、放射診斷、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等不同專科的醫師,組成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多專科團隊成員皆共同討論,為患者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從診斷、治療、追蹤、復發,都能提供周延的照護。台大雲林分院提供完善的就醫資源,雲林鄉親不需要捨近求遠到都市就診,就近即可擁有高品質治療照護。」


袁倫祥醫師說,「面對攝護腺癌時,網路也可以發揮作用,我們會利用臉書、LINE建立與家屬、病患聯繫溝通的管道,並能提供衛教資訊,讓患者與家人能對攝護腺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掌握病情。」


貼心小提醒


黃士維醫師叮嚀,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治療的進步,已可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建議患者保持平常心,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要抽菸。攝護腺癌的治療與慢性病類似,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與醫師好好配合喔!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怎麼辦?醫師圖文詳解】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小產(墮胎)後要怎麼補身子? 給大女生的悄悄話中國人本來就是個重補又愛吃補的民族,不要說到了冬天習慣性的要補冬,對於女性每個月一次的月經期有的都還很依循古法的四物湯、八珍湯的一應俱全,更別提像生孩子、流產這等的大事,更是慎重,許多祖傳的坐月子補品就這樣代代流傳下來。一般大眾所熟知的四物湯...

閱讀詳情 »

一到冬天,大多數人尤其女孩子容易手腳冰涼,而且還容易生凍瘡。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低氣溫使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尤其是指尖、腳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環不暢,末稍神經循環不好造成的。 獨自在家的時候,做一杯棕紅色的姜棗茶,雙手捧著滾燙的杯子,窩在沙發裡小口小口喝著...

閱讀詳情 »

「體溫」可說是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態的健康指標。醫學證實人的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3成。「低體溫」的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只變得容易感冒,還會出現過敏症狀,感到身體不適且遲遲無法治癒。 你可能會有疑問:「我不會覺得冷,為什麼身體還是常常痠痛不斷?」其實「虛寒體質」和「低體溫」是...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最近家裡的長輩因為換季的關係,所以膝蓋有點不舒服,這樣的情況馬上可以跳出一個想法: 要小心退化性關節炎了!!!!! 其實可以在很多小徵兆中看出端倪,例如:換季身體不適、上下樓梯感到吃力,或走或站膝蓋會痛、關節僵硬等,都可能是關節炎或關節開始退化的警訊。 在軟骨磨損與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