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旬婦膀胱脫垂 竟是數十顆膀胱結石惹禍

8旬婦膀胱脫垂 竟是數十顆膀胱結石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0歲李女士曾因子宮肌瘤摘除子宮,在子宮切除手術後不久就發現陰道開口有一突出物,但因年紀大不以為意,然而近年來卻發現排尿越來越困難,甚至出現反覆排尿疼痛及血尿的情況。到泌尿科求診發現有嚴重膀胱脫垂的情形,脫垂的部分比拳頭還要大,經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內有數十顆大小不一的膀胱結石,因情況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才鼓起勇氣接受手術治療。病患接受內視鏡將膀胱結石移除並從陰道進行骨盆底重建手術,症狀才獲得改善,擺脫排尿困難及血尿的生活。

自然產婦女要小心 易有骨盆底脫垂問題

婦女應力性尿失禁及骨盆底脫垂是婦女朋友隨著年紀增加容易發生的問題,主要跟年紀大,停經後,及生產所造成的骨盆底肌肉及筋膜力量不夠有關;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泌尿外科主任廖俊厚指出,尤其年紀愈大愈嚴重,像是自然產、多產或是產程過長婦女,長期久站、工作需拿重物,都屬於好發族群。

解決骨盆底脫垂 可採脫垂手術

應力性尿失禁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廿到卅,輕微的應力性尿失禁可以做像凱格爾運動這類的提肛運動來改善,較嚴重的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而骨盆器官脫垂意指骨盆器官像是子宮、膀胱、直腸及小腸等經由陰道掉出來;廖俊厚主任表示,目前脫垂手術欲達成的目標包括必須回復正常的解剖位置、須能減輕病人相關症狀並兼顧其性功能、解尿功能及排便功能的正常。
人工網膜置入 手術新趨勢
廖俊厚主任指出,骨盆器官脫垂治療考量到所縫合組織是否已很脆弱及伴隨高復發率狀況,目前使用人工網膜置入的方式為手術的趨勢,成功率可達9成以上。目前新一代人工網膜材料為單一切口,在皮膚上不會留下傷口,相較前一代,新產品可以減少術後疼痛感,降低副作用,恢復期快速,且有通過美國FDA核准證明。

有漏尿情況 可合併尿道中段尿失禁吊帶術

另外,骨盆器官脫垂常合併隱藏性應力性尿失禁的問題。廖俊厚主任進一步指出,在考慮人工網膜手術之前,應考慮用紗布或子宮托將脫垂器官塞回陰道,重複一次尿路動力學檢查,模擬脫垂復位術後,確認是否會發生應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若檢查結果有漏尿情形,除了脫垂手術外,建議合併尿道中段的尿失禁吊帶術,可以避免脫垂復位後,應力性尿失禁問題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生,可以愈老愈有味!為了讓更多人「懂老」、「防老」,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邀請四位名人,包括兩位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葉金川、資深藝人譚艾珍及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在台北光點與現場多位超過70歲的長輩們,一起分享自己的老年生活。度過「好玩」的餘生 越活越精彩主辦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物過敏情形屢見不鮮,甚至可能引發生命危險。如今,台灣科學家發展出一套「過敏性醫用物聯網檢測裝置」,僅鑰匙圈般的大小,只要10分鐘就能檢測食物中過敏原,讓有食物過敏的人可以放心安全飲食。美國一年20萬人食物過敏急診根據統計,美國約有5000萬人患有嚴重的食物過敏反應,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3歲何先生,半年來不時感到右肩疼痛,尤其工作結束時更為劇痛,起初僅赴診所就診,但自費施打玻尿酸後,仍未改善,甚至痛到晚上睡覺得吃止痛藥才能入睡,才趕緊到大醫院就醫檢查;醫師透過X光發現,何先生胛骨有一溶骨性病變,懷疑恐是惡性腫瘤合併骨轉移,進一步接受病理切片與胸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新生兒到底該怎麼睡才對?不少新手爸媽害怕新生兒因頭顱尚未發育完全,仰睡會使後腦勺扁掉,而採坊間流傳的「睡頭型」,讓嬰兒以「趴睡」或「側睡」的睡姿來避免頭型太扁。身為人父、人母都希望自家寶貝能睡出完美的頭型,但醫師提醒,趴睡和嬰兒猝死症的關聯相當緊密,多些注意就能預防嬰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