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旬嬤頻繁血尿沒改善 竟藏泌尿道腫瘤

8旬嬤頻繁血尿沒改善 竟藏泌尿道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居住在安養機構的84歲廖阿嬤過去一年來常常有血尿,也因反覆泌尿道感染頻繁住院,前幾天也因連續多日血尿合併解尿困難而緊急送醫。經電腦斷層顯示,廖阿嬤除了膀胱有大量血塊之外,右側腎臟也有疑似腫瘤的病灶,醫師利用內視鏡移除血塊並進行切片檢驗,結果證實為第一期的泌尿上皮癌。阿嬤也終於找到血尿原因,目前正在接受妥善治療中。

血尿很常見 成因卻百百種

衛福部臺中醫院泌尿科醫師簡宏祐指出,血尿是一個生活中蠻常見的症狀,從性質上可分為「肉眼可見的血尿」及顯微鏡下才能辨識的「顯微性血尿」;從症狀上則可區分為「有痛性血尿」及「無痛性血尿」。

血尿原因有很多種,通常是由於尿路結構異常所致,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泌尿道結核菌感染等泌尿道感染,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有痛性血尿。另外,當有尿路結石的時候,也可能會有血尿伴隨疼痛的情形發生,年長的男性患者也常因攝護腺肥大而出現血尿,還有如自體免疫與其他原因造成的腎絲球發炎性疾病,都是可能出現血尿的原因。醫師也分享,有時候民眾因服用一些抗結核藥物或紅龍果、甜菜根及黑莓類食物,會出現紅色尿液,這屬於正常現象,不須懷疑是血尿而過度驚慌。

引發血尿的另一隱憂:癌症

簡宏祐醫師表示,除了發炎感染造成的血尿外,另一種血尿的常見原因就是泌尿道腫瘤,如攝護腺癌、腎細胞癌、膀胱癌及上泌尿道的泌尿上皮癌。由於癌症造成的血尿通常是無痛性,所以反而會讓人忽略它的存在。遇到無痛性的血尿,泌尿科醫師通常會特別小心地做進一步檢查,若狀況沒有改善,有時候會需要進行膀胱內視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來確認有無腫瘤。

這些危險因子是致癌關鍵 及早檢查與治療

泌尿道腫瘤如膀胱癌常見的危險因子有抽菸、飲用含砷地下水、血吸蟲感染、暴露在油漆、染料、重金屬或石化工廠等芳香胺環境中,以及曾接受過骨盆腔放射線治療與接受特定化療藥物等。個案廖阿嬤罹患的泌尿上皮癌危險因子也大致與膀胱癌相同,僅多了服用過量含馬兜鈴酸在內的中草藥、曾經確診膀胱癌以及有相關的家族史等。

簡宏祐醫師提醒,血尿雖然是常見主訴,但背後原因百百種,從只需定期追蹤的良性疾病,到足以致死的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建議民眾如果出現血尿時,可盡快到泌尿科或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以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

塞車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醫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40歲女試民俗療法 泌尿道感染沒好反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6歲的「小城」(化名)罹患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發病時可說是「體無完膚」,痛如刀割,脫衣服就像被撕下一片皮膚,像是蛇脫皮,痛到想自殺。求職更是處處碰壁,因疾病發作,2年間連換8份短期工作。 異位性皮膚炎發病時奇癢難耐 影響睡眠、令人憂鬱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晚間8時30分發布新聞稿表示,有鑒於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為保全防疫量能與韌性,自4月26日起縮短居家隔離天數為3+4天(3天隔離+4天自主防疫),同時回溯目前已居隔超過3天者,自4月27日起解除隔離。指揮中心說明,為利實務執行,調整之防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步調緊湊,出門辦公上班時,久站、久坐,有些人還需要揹負重物,回到家中忙著照顧小孩、操持家務,最容易導致「腰痠背痛」,這些下背痛症狀已經是現代文明病,據統計,約八成的人終其一生被下背痛困擾。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許孜榮醫師表示,下背痛的成因分為三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方人的髮色是黑髮,若想變成現今流行的冷灰、粉紅、乾燥玫瑰等顏色,就必須要藉由脫色、脫染劑(俗稱漂髮)來淡化頭髮中的黑色素,再輔以染髮劑來顯出色彩。食藥署提醒,頭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使用脫色、脫染劑要小心,不當使用可能會出現如紅斑、搔癢等症狀。 使用脫色、脫染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