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6老婦經2次心臟手術! 高醫「TAVI手術」後能搖百下呼拉圈

86老婦經2次心臟手術! 高醫「TAVI手術」後能搖百下呼拉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6歲已當阿祖的張陳女士,心臟病纏身20多年,曾開過二次心臟大手術,如今身體健朗,能騎腳踏車追風、搖呼啦圈一百下健身;而減輕她疾病症狀和延長生命的關鍵,在於她接受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ranscath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TAVI)。

主動脈瓣膜狹窄 發生率隨年齡增加

高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邱正安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65歲以上,發生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國外研究指出70歲以上有70%以上罹患主動脈瓣膜狹窄。而病人走路或運動時就會喘,嚴重時會導致血流滯留肺部,造成肺積水,而無法平躺睡覺,甚至出現呼吸困難需要插管;一旦出現全身無力、頭暈、喘,或嚴重到低血壓及昏厥,就必須緊急接受手術治療。

邱正安醫師補充,據統計當有心絞痛、昏厥與心衰竭症狀出現時,患者的平均餘命就分別只有5年、3年與2年,若出現心衰竭症狀又合併其他多重器官疾病,平均一年的存活率則剩下50%,因此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猝死機率相當高,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

傳統開胸手術 年長者風險大、併發症多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謝炯昭指出,傳統開胸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對於年長的患者來說,風險較大,且術後合併症多、恢復時間較久,甚至合併太多疾病而無法接受手術。自從 TAVI手術問世後,已成為全球高齡者主動脈瓣狹窄治療之主流。

TAVI手術無須開胸 恢復速度較傳統快

謝炯昭主任說明,TAVI手術只需從鼠蹊部劃開一道約0.5公分的傷口,從股動脈置入以合金為瓣膜骨架,輔以縫製生物瓣膜為主體的支架瓣膜,逆行將支架瓣膜送至主動脈根部開啟,取代原有瓣膜之功能,不但不需開胸接受體外循環使心臟停跳,也少了長達20公分的傷口,甚至住院與恢復時間也比傳統手術快很多,對於年長患者來說為一大福音;尤其像張陳女士有接受過心臟手術又加上主動脈嚴重鈣化,是TAVI手術的最佳適應症。


【延伸閱讀】

心臟零件出狀況!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免開心

94歲阿公爬樓梯又暈又喘 竟是瓣膜性心臟病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冷凍湯圓煮的時間較長," 可以先將冷凍湯圓拿出來, 在室溫下放著, 等水燒開再下鍋, 等湯圓浮起來,就馬上加一次冷水 再次浮起來時就能吃了! 千萬別在鍋裡煮太久,不然會糊掉, 想要更好吃的話,還可以將湯和湯圓分開煮, 湯只要水中加一點糖就好了, 若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58歲獨居男性,罹患慢性疾病及疑似患有憂鬱症,又因繳不出貸款而上吊自殺。根據高雄市衛生局統計103年自殺死亡案例中,男性占67.2%,女性占32.8%,年齡層以「45~64歲」為最多,占37.72%;自殺方式則以「吊死、勒死及窒息(懸縊)」最多,占29.9%;而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根據調查,每44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肺癌,相信許多人都知道抽菸會導致肺癌,但你知道嗎?台灣女性肺癌患者中高達9成為非吸菸者!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前三,已連續29年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 關閉門窗+不開抽油煙機 久待廚房恐致癌 根據環保公益組織測試,在關閉門窗且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