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成的要OL小心,長期久坐罹患子宮頸癌機率提高!如何預防妳應該這樣做......

9成的要OL小心,長期久坐罹患子宮頸癌機率提高!如何預防妳應該這樣做......

(本圖翻攝自mdguidelines)

子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白領及一些上班族由於長期久坐不動容易成為子宮頸癌的高發人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白領一定要學會一些預防子宮頸癌的知識,以便更好地防治疾病,下面是專家對白領和子宮頸癌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防治子宮頸癌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子宮頸癌為何鍾愛白領:

專家介紹,白領人員需要長時間坐著,容易造成盆腔充血使附件和宮頸的血液循環不暢通而誘發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炎、宮頸息肉等婦科疾病,此類婦科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就可能會轉化為子宮頸癌。

此外,一些婦科疾病患者在疾病初期由於病理症狀並不明顯,一些患者無明顯疼痛感,因此常常使疾病不能及時發現,據統計資料顯示,患有宮頸糜爛的患者患子宮頸癌的概率要比一般女性高5-10倍,在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已經成為了僅次於乳腺癌的疾病,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宮頸。

從一般的子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子宮頸癌大約需要10年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子宮頸癌並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癒的疾病。防治的關鍵在於: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子宮頸癌前病變,終止其向子宮頸癌的發展。如能落實防治措施,子宮頸癌的治癒率很高。下面詳解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

1、伴有宮頸糜爛:一般子宮頸癌患者多伴有宮頸糜爛,重度宮頸糜爛是發生癌變的主要原因。年輕女性宮頸糜爛經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後仍有宮頸糜爛,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接觸性出血:接觸性出血是子宮頸癌最突出的症狀,子宮頸癌患者約70%-80%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婦女若遇到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用力不當而引起的,忽略子宮頸癌存在的可能性。

3、陰道不規則出血: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因此,應當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4、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經常出現疼痛,有時疼痛可出現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每到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尤其當炎症向後沿子宮骶韌帶擴展或沿闊韌帶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疼痛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立即引起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出現噁心等症狀,影響性生活。

5、陰道分泌物增多:臨床上大約75%-85%的子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後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正常情況下,白帶的性狀與量決定於卵巢功能的興衰。生育年齡婦女,白帶有週期性變化;絕經後婦女,白帶極少。子宮頸癌患者由於癌灶的刺激,子宮頸腺體的分泌功能亢進,產生粘液樣白帶,故生育年齡患者不再有白帶性狀與量的週期性變化:絕經後患者則一反常態,白帶量有所增多,且具粘性,有時血性。這種白帶異常的表現,包括量的增多與其性質的改變,是子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

白領如何正確預防子宮頸癌:

一、避免久坐:白領子宮頸癌比較常見的一個原因就是久坐不動,因此,為了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辦公室女性應注意多走動,避免長時間久坐。此外,女性私密處要注意透氣,除了久坐會導致陰部透氣不良外,長期使用衛生護墊也會使陰部因透氣不良而出現宮頸感染的現象,因此,應注意避免長期使用衛生護墊。

二、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最好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通過科學的篩查手段查看自己是否有宮頸病變的現象,若醫生懷疑存在病變的現象,同時細胞學檢查顯示異常時,可取患者的一點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來確診患者是否患了子宮頸癌。

三、瞭解早期子宮頸癌症狀:專家介紹,絕經後陰道流血、接觸性陰道出血、月經淋漓不淨、白帶異常等症狀都可能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家庭醫生在線)

「本文轉載自蛋蛋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名13歲林姓國中女學生出現高燒、咳嗽、肌肉痠痛及倦怠感至診所就醫,誤以為是一般感冒,然而服藥3天後高燒仍未退。經流感快篩檢查,B型流感呈現陽性。服用克流感3天後複診因嚴重咳嗽、聽診時肺部有囉音,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有肺炎現象,住院後改善。流感導致疑似心肌炎 住院治療才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屁屁好痠痛!不少人坐著的時候,不自覺就會翹起二郎腿,加上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屁屁竟然就痠痛的不得了;物理治療師提醒,當心恐是梨狀肌症候群找上身。久坐不動、姿勢不良  易誘發梨狀肌發炎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解釋,梨狀肌位在臀部,橫跨脊椎跟髖關節,當梨狀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攝護腺肥大問題 超過半數男性恐發生低溫來襲,臨床上,因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50歲以上的男性又為高危險族群,發生率高於50%,但近年來,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門診主任林明鴻指出,攝護腺肥大為男性常見症狀,但多數患者都容易忽略有此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天氣冷颼颼,不少人都習慣吃「補品」,像是麻油雞、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一碗下肚,身體立刻暖活活;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千萬別吃補品,當心刺激免疫力,恐會加重病情。免疫疾病病患 別亂吃補品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