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旬阿嬤急性腸阻塞 原來是柿子吃太多所致

9旬阿嬤急性腸阻塞 原來是柿子吃太多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90多歲阿嬤,近來出現食慾不振,胸部和腹部感到疼痛問題,緊急就醫檢查發現患者有膽管炎和腸道糞石阻塞問題,原採保守治療但仍未舒緩症狀,透過外科取出約五公分糞石後,才逐漸康復;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醫師林建華指出,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原來因近來甜柿盛產,不小心吃太多,才引起腸阻塞問題。
甜柿含丹寧酸 吃多恐不消化
甜柿雖美味,但因含有大量丹寧酸,包括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腸胃功能弱的民眾應減少食用,否則恐因胃酸分泌太多或胃蠕動慢,造成胃石;林建華醫師說,其實造成腸阻塞原因多樣性,一般多以腸沾黏的問題居多,其次是疝氣、腫瘤及便秘等。
腸阻塞患者 多採保守治療
醫師林建華進一步說明,當腸阻塞時,恐會有腹痛、腹脹或便秘等症狀,通常可透過視診、聽診、叩診等,配合腹部X光有效診斷,治療上症狀較輕者可採以保守治療,包括禁食、腸胃道減壓等,但若為嚴重者,則建議採以手術治療,否則錯過黃金治療期,嚴重恐造成腸道破裂,甚至壞死,恐危及生命。
腸胃道若蠕動慢者、老年人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平時都應減量食用像是柿子、筍子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減少形成糞石的風險;林建華醫師提醒,平時也應隨時補充水分,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正常解便,配合規律的運動,若為臥床者,也可透過腹部運動幫助腸胃蠕動,就能遠離發生腸阻塞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6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且第三級警戒延長,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特別與健身老師共同設計4組7分鐘「活力健肺操」,讓肺阻塞病人在家只要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小空間就可持續斷練肺活量,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暨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7分鐘「活力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缺水、缺電、缺疫苗,現在也缺血,台灣血液基金會發出缺血警訊,6月11日上午全國血液平均庫存量為3.7天,處於極度血源短缺的緊急狀態,又以台中地區最為嚴重,O型血僅剩1.8天,扣除檢驗前置作業,台中血庫O型血幾乎等於零。 自5月15日雙北升級3級警戒、19日全國3級警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公費接種優先順序名單,6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新調整,第1類維持醫療量能族群,由原本48.8多萬增加至50.6多萬,今(11)日上午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接種名單與人數,會隨著疫情改變而有不同;陳宗彥強調,早上全國會議中,已要求各縣市政府按照優先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近日因為疫情大爆發,全台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均改為線上課程,加上居家防疫政策,大幅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學童紛紛出現眼睛乾澀、不舒服等症狀。晶盈眼科診所醫師陳逸川指出,原先有在點散瞳劑的學童回診檢查視力時,多有近視度數加深的趨勢,因此呼籲師長能多提醒學童保持正確的用眼觀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