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9%人都以為這只是「黑痔」,但它竟隱藏著致命毒素!尤其出現在「這個部位」的黑痔千萬注意!

99 人都以為這只是「黑痔」,但它竟隱藏著致命毒素!尤其出現在「這個部位」的黑痔千萬注意!

翻攝中國皮膚網

 

  很多人手腳上都會有痣,30多歲的女子何潔(化名)偶然間發現自己手指上長了個痣,開始沒注意,後來覺得不對,然後她開始了各種折騰……

  還記得《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扮演的大老闆李香山嗎?患上惡性黑色素瘤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因為這部電影,惡性黑色素瘤著實讓不少腳底有痣的人恐慌了好一陣。

 99 人都以為這只是「黑痔」,但它竟隱藏著致命毒素!尤其出現在「這個部位」的黑痔千萬注意!

 

 

鹽酸點「痣」傷口潰爛

  今年2月,30多歲的女患者何潔到廣州某醫院就診,她的右手食指上長著一個黑色的腫塊,黑色腫塊中間還有破損並有液體流出。何潔告訴醫生,大概是一年前,她發現自己的右手食指頂部長了個芝麻大小的黑痣一樣的小腫塊,一開始以為沒什麼事,誰知道腫塊越來越大。

  四個月前,這個黑色的腫塊已經讓何潔感覺有些疼痛了。她用縫衣針把黑色腫塊刺破,想著把裡面的膿擠掉應該很快就會好。為了除掉腫塊,她還忍痛往腫塊裡填電池強酸。

  但是,黑色的腫塊非但沒有消除,傷口也難以癒合,她覺得越來越難受。

 

 

「癌中之王」發病率低惡性度高

  醫生對何潔手上的黑色腫塊進行了病理活檢,結果嚇人一跳。醫生告訴記者,指腹上的「黑痣」最終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

 99 人都以為這只是「黑痔」,但它竟隱藏著致命毒素!尤其出現在「這個部位」的黑痔千萬注意!

  醫生說,惡性黑素瘤是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素細胞產生的腫瘤,發病率低,但其惡性度高,轉移發生早,死亡率高。為了防止腫瘤繼續轉移,醫生最終將何潔的右手食指整個切除了。

  不過,醫生告訴記者,目前的醫學根治此病仍然非常無力。黑色素癌,是不折不扣的「癌中之王」。手術之後這種疾病仍有可能轉移和復發,但也有可能會自然消退。

 

易摩擦部位長黑痣要留心!

  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林躍醫生提醒。黑色素瘤應以預防為主,尤其是受損的黑痣。防止痣演變成黑色素瘤,最簡單的就是注意以下幾個位置的黑痣:首先,一定要重點關注的就是手掌、腳掌、生殖器附近的痣,因頻繁摩擦,這些部位的痣會發生病變;其次,頭部、頸部,因長期陽光暴曬,這些部位的痣也會發生病變。

 

  「如發現身上尤其是手腳或身體易受摩擦的部位突然長出黑痣或黑色腫塊,有顏色變化、變大、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表現時,應及時就醫,以便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林躍說。

 

  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莫名腫塊或黑痣,切忌自行在家處理。林躍說,自己反復用針刺,甚至用電池中的化學液體燒灼,這不僅僅容易導致感染,不適當的處置與激惹更加會導致腫瘤加速發展。

 

 

惡性黑色素瘤的外觀徵兆:

  1.顏色: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紅、白或藍混雜不勻,遇皮痣出現顏色改變,應特別提高警惕。

  2.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3.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病灶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白色、灰色。

  5.感覺異常: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當發生上述變化時,強烈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說皮膚痣一旦出現任何變化均應行切除活檢術,以除去惡性黑色素瘤,毫不為過。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很誇張!據日前報導,美國一名女子因醫師誤診為腦性痲痺,竟在病床上躺了30年,經歷大大小小痛苦的手術!後來經過另一位醫師治療後,過沒多久就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站了起來。影像診斷專科醫師池永昌表示,誤診的情況在台灣也時有耳聞,且經常讓患者陷入無盡的恐懼與焦慮中,為了確保治療的正確性,建議要二次判讀才安心...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千分之三的人受躁鬱症所苦,亦即全台約69,000人患有躁鬱症。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躁鬱症並非年長者的問題,許多人在15至25歲之間就首次發病,且病況可能出現週期性的波動而時好時壞,嚴重影響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躁鬱症是由「躁期」與「鬱期」所形成的精神性疾病,特色是...

閱讀詳情 »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美國一名44歲女子在2012年末,取下萬聖節裝飾品時,感到自己的左小腿越來越痛。隔天疼痛加劇開始發高燒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甚至找不到一個令疼痛減輕的姿勢。 家人將她送到醫院才發現自己出現皮疹。她表示:當時自己記得的最後一件事是,醫生說她的血壓已經下降到最危險的低點。原來女子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