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智慧走入醫療 軟硬結合從智而治

AI智慧走入醫療 軟硬結合從智而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AI智慧如何協助人類發展醫學治療?2018年「台灣國際醫療展」與「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展覽,將結合「健康」、「醫療」、「照護」三個面向,構築完整的醫療產業鐵三角,串連產業上下游,從智慧醫療到治療,打造智慧醫護的生態環境;從展覽中,可以看到醫藥界是如何從學習既有資料到未來自我分析,將龐大數分析後據判斷出精準治療方針,從「智」慧醫療到「治」療。

AI人工智慧興起 提供精準醫療照護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說明,AI人工智慧的關鍵優勢,便是能將龐大的數據資料進行演算,並得到較為精確的結果。目前已發展許多遠端醫療,結合智慧手機應用程式,若能以醫學研究的方式進行試驗,數據將不再只是數據,而是能深入生活,真實改變醫療與健康的核心,不僅能改善民眾生活品質,同時弭平城鄉健康落差,從智慧醫療到治療實為眾所期盼。

高齡社會造就失智症 前20年便可知有無異常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2017年年底,台灣失智症總人口數已達27萬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中,健康吉美診所檢驗事業處莊佳霖處長指出,阿茲海默症佔比超過60%。而失智症非老年才有異狀,早在認知功能出現異常之前20年,便已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積。目前可透過IMR AD阿茲海默症檢測,規律的追蹤異常蛋白質的累積程度,並調整生活形態,採取積極健康管理,成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關鍵。

台灣國際醫療展及銀髮展 創建智慧醫護生態體系

2018年台灣國際醫療展與銀髮展將於6月21日至2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聯合展出,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表示,此次展覽啟動策略轉型,有「智慧醫療及物聯網應用專區」,透過新應用打造醫院室內定位、醫療及量測應用裝置,以及高效透明的健康檢查服務;「新創企業區」AI智慧成為主流,進行遠距復建、以語音服務掌握健康資訊;「台灣高階醫材展現實力」3D列印客製化輔具,成為醫材領域下世代的新星;「失智照顧科技輔具」從食、衣、行讓長者及照護者生活更便利,如以電子藥盒提醒用藥;「醫療服務專區」特色醫療專科齊聚,搶進國際醫療商機;「急診室情境主題館」首創擬真環境模擬「診療室」、「手術室」及「留觀室」等六大特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老是睡不好,你有失眠的困擾嗎?上班族工作忙碌,時常到了睡前都還在處理公事,手機藍光不斷穿過視網膜,導致身體亢奮,即使準備睡覺了頭腦依然處於風暴中,閉上眼睛也沒辦法好好休息,躺在床上許久連數羊也救不了,更慘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大夢醒來時彷彿跟沒睡一樣,越睡越累,很可能是睡眠品質不佳,一起來看看以下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1歲的小甄正值大三實習階段,因需經常接觸人群,最近發現兩側下巴常腫一團,多喝點水又會消下去,讓她擔心影響專業、羞於見人,檢查後得知是唾液腺結石造成唾液腺炎,她原本擔心術後頸部留疤,也害怕傷及顏面神經,經醫師建議「唾液腺內視鏡手術」,不僅順利取出結石,更讓她重燃信心。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4歲的郝小姐罹患焦慮症、堆積症、暴食症,長期服用安眠藥,認為自己在世上沒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常有輕生念頭,透過買東西、吃甜點才能感覺滿足、感覺自己還活著。一年後,郝小姐胖了超過10公斤,更低看自己、厭惡人生,某天因無法再忍受嚴重失眠和便秘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求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季節交替或空氣污染、霾害,你是否也會因吸入大量灰塵、細菌,出現打噴嚏、鼻塞、注意力不集中等惱人症狀呢?鼻腔被過量髒污阻塞 洗鼻器助清潔、舒緩食藥署表示,鼻腔會利用分泌的鼻水、黏液來沾黏及清除外來的髒污,但如果鼻腔被過量髒污阻塞,或者因疾病發炎感染時,則可藉由洗鼻器搭配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