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帶原沒追蹤 老翁肚裡驚見3公斤瘤

B肝帶原沒追蹤 老翁肚裡驚見3公斤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近年來台灣癌症死亡率中,肝癌位居第二。一名現年67歲的老翁,日前因食慾不振且上腹部感覺不適多時,至衛福部旗山醫院肝膽腸胃科就醫,在肝膽腸胃科鍾泰天醫師細心詢問下,發現老翁有B型肝炎病史,卻沒有定期追蹤的習慣,安排超音波及CT檢查後,發現有一顆腫瘤佔據右上腹腔,且已壓迫周邊腸胃及血管等器官。

超音波組織凝集儀 取出巨大腫瘤

隨後將該名老翁經轉介至副院長陳明智醫師外科門診,在與老翁解釋病情且溝通後,他決定接受開刀治療。手術室團隊使用超音波組織凝集儀等新穎儀器,順利完整切除直徑近22公分,如小玉西瓜大小,重量達三公斤重的巨大腫瘤;目前老翁術後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返家。

保肝之道 定期追蹤是關鍵

衛福部旗山醫院陳明智副院長指出,B、C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肝癌的最大元兇,呼籲民眾平時應注意節制飲酒、勿濫用成藥,最重要的是,「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重要的保健方式;此外,若有罹患B、C型肝炎的民眾,需定時回診複檢、保持正常作息和體重才是保肝之道。

【延伸閱讀】越休息越嚴重 僵直性脊椎炎就該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癲癇又俗稱羊癲瘋,其實症狀和頭痛一樣,只是一種症狀,主要是因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引起;聖馬爾定醫院醫師蔡育泰指出,在台灣每150人中就有1名為癲癇患者,以兩千三百萬人口計算,全台超過15萬人罹患癲癇。為了幫助正確診斷癲癇,避免錯誤診斷延誤病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引進雲嘉南最...

閱讀詳情 »

65歲的伍姨在大便前後感到肛門持續疼痛,鮮血在便後滴出。她曾多次在小門診就醫,一直被診斷為痔瘡,但按痔瘡治療卻無效。由於長期排便疼痛,伍姨對解大便有恐懼感,長期忍便不排,最終引發便秘。近日,伍姨到醫院進行肛周檢查,才被肛腸專科醫師確診為典型的慢性肛裂 (陳舊性肛裂)。 專家指出,肛裂是肛...

閱讀詳情 »

  急性期的運動 媽媽手急性期的運動,可以從大拇指肌肉的放鬆,及維持大拇指的活動度開始進行,急性期的運動,持續做大約4個禮拜左右,或是做這些運動都不會感覺到不舒服了,就可以開始進一步的肌力訓練。   -大拇指肌肉的拉筋放鬆-    1、 手放在身體的前方,讓...

閱讀詳情 »

「媽媽手」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過度使用大拇指而造成的結果,不論男女或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發生。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支、平板的普及率增加,連職場都少不了要用到3C 通訊設備,因而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大拇指的負擔。不斷的使用該類產品,或是錯誤的使用方式,讓大拇指呈現一種慢性發炎的狀況,也是造成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