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患者屬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半年檢查

B肝患者屬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半年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B肝帶原者,過去健康檢查時都未有肝硬化現象,且包括GOT、GPT都屬正常,控制良好,但一個月前再接受超音波檢查,卻被發現長了一顆約3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肝細胞癌,目前已做完電燒治療;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許金川指出,B型肝炎帶原者屬於肝癌高危險族群,即使肝指數正常,且沒有肝硬化現象,仍可能發生肝癌。

肝癌初期無症狀 需透過檢查找出問題

肝病初期本來就無任何徵兆,若沒有經過抽血、超音波等檢查,包括輕微肝炎、初期肝硬化等,恐怕都很難發現肝臟已經出問題;許金川教授表示,肝病又被稱為沉默殺手,主要是因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且只要仰賴四分之一的肝細胞,照樣能持續運作。

每半年接受檢查 遠離肝癌纏身

因此像是高危險族群的B肝帶原者,必須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和抽血追蹤檢查,才能確保身體無恙;許金川教授指出,一旦感染B肝病毒,B肝病毒的DNA可能就會滲入肝細胞DNA,這時會導致肝細胞基因遭改變,讓肝細胞轉型為腫瘤,這也是為什麼B型肝炎帶原者本身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及早介入治療 肝癌患者也能擁有彩色人生

一旦檢查發現有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治療,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症狀加劇;許金川教授呼籲,3公分以下的肝細胞癌,利用手術切除或採以電燒治療,都能見不錯療效,重點是患者要持續和醫師好好配合,接受追蹤治療,照常能恢復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季芹臉書 季芹與王仁甫結婚9年,育有一對子女, 家庭幸福美滿! 但沒人知道她也曾為不孕所擾, 原來她年輕時身體不好, 月經來痛到要住院, 婚前就被醫生警告可能不孕, 沒想到婚後馬上懷孕, 還連生兩子! 對此,王仁甫自誇全靠他「陸戰隊精子」! 據《ETtoday》報導, 季芹在節目中透露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俗話說,女人生孩子,生得過就是麻油香,生不過就是四塊板,意謂著懷孕生子充滿了危險,有很多變數。就有一名女子有前置胎盤,雖然都有在安胎,但是就在等著要生產的前一晚,出現大出血,所幸醫師緊急進行剖腹產,才母子均安! 前置胎盤比例大約1-2%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虐待動物事件頻傳,令所有愛護動物的人十分心痛,但殘害動物的個案只是表徵,背後可能隱藏著人性更黑暗的一面,精神科醫師指出,虐待動物的行為,往往與暴力傾向及反社會人格有關。 虐待動物有四種可能情緒 精神科醫師劉誠崇表示,會虐待動物,呈現著四種可能的情緒,包括:(1)當下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57歲的張女士四年前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的狀況,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並前往就醫,才發現罹患心房顫動。醫師表示國內目前約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但因對該疾病認知不足,等到併發症出現時才就醫恐怕為時已晚。 心房顫動易造成血栓引起中風,還會增加心臟衰竭的機率,若是高齡、高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