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患者屬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半年檢查

B肝患者屬肝癌高危險群 應每半年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B肝帶原者,過去健康檢查時都未有肝硬化現象,且包括GOT、GPT都屬正常,控制良好,但一個月前再接受超音波檢查,卻被發現長了一顆約3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肝細胞癌,目前已做完電燒治療;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許金川指出,B型肝炎帶原者屬於肝癌高危險族群,即使肝指數正常,且沒有肝硬化現象,仍可能發生肝癌。

肝癌初期無症狀 需透過檢查找出問題

肝病初期本來就無任何徵兆,若沒有經過抽血、超音波等檢查,包括輕微肝炎、初期肝硬化等,恐怕都很難發現肝臟已經出問題;許金川教授表示,肝病又被稱為沉默殺手,主要是因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且只要仰賴四分之一的肝細胞,照樣能持續運作。

每半年接受檢查 遠離肝癌纏身

因此像是高危險族群的B肝帶原者,必須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和抽血追蹤檢查,才能確保身體無恙;許金川教授指出,一旦感染B肝病毒,B肝病毒的DNA可能就會滲入肝細胞DNA,這時會導致肝細胞基因遭改變,讓肝細胞轉型為腫瘤,這也是為什麼B型肝炎帶原者本身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及早介入治療 肝癌患者也能擁有彩色人生

一旦檢查發現有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治療,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症狀加劇;許金川教授呼籲,3公分以下的肝細胞癌,利用手術切除或採以電燒治療,都能見不錯療效,重點是患者要持續和醫師好好配合,接受追蹤治療,照常能恢復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為響應「世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World CML Day)」,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于9/20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病友講座,與會醫師包含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唐季祿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柯博升醫師與徐思淳醫師,還有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柳學治理事長、鄭貞源前理事長與周志霖常務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欽羨男優持久度 年輕男與女友親熱難射精一名20多歲母胎單身的男大生,從青春期開始沉迷看A片,因欽羨男優們的持久度,開始幫自己練習「去敏感化」,但後來終於交女朋友的他,卻每次與女友親熱1小時,仍無法射精,讓女友痛苦不已,因此鼓起勇氣就醫治療。早於3分鐘射精為早洩 超過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調查發現,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認為自己有雙下巴,且有近八成的民眾擔心雙下巴造成「視覺體重增加」,此外,在有雙下巴困擾的民眾中,有超過七成都是正常或偏瘦的體型,即便減重可能也減不去雙下巴困擾!要如何揮別雙下巴?冷凍減脂 免侵入式療程解決雙下巴問題新加坡的醫學美容醫師 Lam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輕輕一碰就瘀青,或是月事來潮出血量大到不斷換成人紙尿布,甚至如廁大號太用力就可能腦出血,都是紫斑症病友日常中活生生的困擾。時逢世界紫斑週,中華民國紫斑症病友會在知名藥廠協助下舉行《紫願X友你同行》ITP健走活動,邀請衛教大使Selina任家萱、包含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