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抗病毒治療 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十幾歲的劉先生從小就是B肝帶原者,因肝功能異常,長期食用許多保健食品及中藥,但肝功能指數不降反升,甚至一度高達80(U/L),前往肝膽腸胃專科診所就醫追蹤,檢測出病毒量(HBV DNA)竟比正常值多1000多萬倍,所幸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逐漸恢復為正常值。

肝膽腸胃專科診所醫師陳俊廷說明,目前已有數據顯示,病毒量越高的B肝患者,罹患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愈大,慢性B肝患者除需每年抽血做超音波檢查,更應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像上述劉先生接受藥物治療後,肝功能指數及病毒量皆恢復正常,精神及食慾也都獲得極大改善。

目前B型肝炎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口服抗病毒藥物,另一種是施打干擾素。陳俊廷醫師進一步說明,患者若符合使用口服藥物的條件時,必須考慮幾個方向,包括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以及藥物對腎臟功能的影響、患者抗藥性的高低等。

隨著醫學進展,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已可明顯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阻止B型肝炎走向肝硬化、肝癌的病程,以達到治療B型肝炎的目的,且也有健保給付,但仍需經醫師審慎評估後使用。

肝臟沒有神經,通常當肝臟有異狀時都已經非常嚴重了,許多B肝患者常抱著不以為意的心態,沒有接受任何追蹤檢查或治療,使得B型肝炎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陳俊廷醫師提醒,B肝患者需每3個月到半年定期追蹤、持續治療,找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正確就醫,遵從醫囑按時服藥,以阻止病情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2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懷孕期間有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大魔王關卡,孕婦要空腹一口氣喝下高濃度糖水,再抽血等待檢驗結果,如果沒有通過又要再進一步安排檢驗。醫師呼籲孕媽咪們,檢查其實沒有這麼可怕,是為篩檢孕婦是否罹妊娠糖尿病,因為妊娠糖尿病對母親及寶寶健康有不良影響,應重視這項檢查。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 恐...

閱讀詳情 »

(來源:醫美時尚​No.136)企劃撰文/N;本文特別 感謝張至德、李兆翔醫師提供專業諮詢現在最火紅的韓劇非《金秘書為何那樣》莫屬了!劇中飾演金秘書一角的女星朴敏英,一雙笑起來迷人的電眼,更成為大家最嚮往的整型範本,到底該如何打造像金秘書這般自然的雙眼皮及緊實無痕的美眼,快來請教專業醫師!打造朴敏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甲狀腺癌有增加趨勢 以生育年齡女性居多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在國內,甲狀腺癌位居十大癌症第九位,且在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並有逐漸增加趨勢,其中又以生育年齡女性為高危險族群,尤其當選擇放射碘-131治療時,許多患者都會擔心放射性對於未來懷孕生產的影響,恐造成流產等不良副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自2010年起成為台灣10大癌症死因的第1名,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肺癌同時為男性與女性的癌症死因的首位,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李艾玲醫師表示,肺癌病人接受放化療或標靶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掉髮、頭暈疲倦、皮疹等副作用;接受中醫治療可獲得不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