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aby腹瀉快虛脫 2樣食物可舒緩

Baby腹瀉快虛脫 2樣食物可舒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夏天到了,隨著氣溫上升,家中寶寶的食慾也跟著欠佳,此時若又加上腹瀉,簡直讓新手爸媽亂了手腳;當面對心肝寶貝拉肚子時,爸爸媽媽究竟該如何照料,才能使其恢復健康?

嬰幼兒腹瀉多因病毒感染

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陳慧文醫師表示,嬰幼兒因腸胃尚未發育完全,比起成人更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而造成其腹瀉多因病毒性感染所引起,因嬰幼兒很容易東摸、西摸,且時常會將周邊的物體放入嘴巴,又或者在沒有清潔雙手的情況下,就以手拿取食物進食,使病從口入的機會增加,進而使致腹瀉。

從便便即可得知是否腹瀉

陳慧文醫師說,ㄧ般可藉由嬰幼兒的糞便判斷其是否有腹瀉的情況,若糞便跟平日的情況比顯得更為稀水、大便次數增加、味道不佳時,即可能是腹瀉;此外,也可能觀察到活動力欠佳、情緒不穩,或伴隨嘔吐、發燒、脫水等症狀發生。

腹瀉飲食照護有招 電解水、米湯可緩解

當嬰幼兒出現腹瀉的情況時,陳慧文醫師建議,因腹瀉或會使體內水分與電解質流失,因此可選擇小兒口服電解質液,以補充流失的葡萄糖及電解質,或者米湯裡也含有澱粉及電解質,能讓嬰幼兒稍微補充熱量;此外,ㄧ般成人腹瀉時,常會使用的運動飲料加水稀釋,因電解質十分不足且含糖量過高,反而容易加劇嬰幼兒的腹瀉情況,不宜服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睡眠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外在社會環境壓力帶給民眾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健康影響,根據臺灣自殺防治學會109年到110年民調發現全台約1/4至1/5的民眾有睡眠困擾。安眠藥使用時機 「失眠診治準則」有依據失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532)、俄羅斯(案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改變民眾生活和工作模式,戴好口罩、勤洗手、居家防疫已變成全民新生活運動。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近幾個月門診發現有些患者擔心染疫不敢求診或延遲回診時間,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重,因此提醒民眾防疫之下也要好好照護靈魂之窗。 注意視力變化 小心眼中風 廖昶斌提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30歲,是人生最美的年紀,外貌與氣質的成熟度都剛好到位,就連總骨量也攀在人生的最高峰。一旦過了30歲,骨質便開始像溜滑梯一樣,慢慢下滑流失,中年以後骨質會逐年減少0.3至0.5%,因此如何避免骨質流失,超前部署為將來「存骨」,堅固骨本才能優雅老化行遍天下。 聰明吃: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