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OVID-19感染新趨勢 研究發現病毒對溫度非常敏感

COVID-19感染新趨勢 研究發現病毒對溫度非常敏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根據《生化與生物物理研究通訊》(Biochemical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BBRC),美國猶他大學在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對溫度非常敏感,當溫度上升至攝氏34度,病毒外部結構會發生變化,但攝氏21度時,低溫環境下病毒結構保存良好,顯示出隨冬季氣溫開始下降,新冠病毒傳染性可能也就更強。病毒外部結構會被破壞,

病毒對溫度敏感 冬季發生感染可能增加

據《每日科學》,美國科學家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為了能夠測試溫度和濕度如何影響病毒表面的結構關係,他們創造病毒的類似結構,觀察病毒表面的結構分別在露天乾燥環境以及液體溶液裡的實驗會如何變化。

報導指出,實驗中模擬的病毒樣顆粒(VLPs)是不含病毒核酸的空殼結構,因此並不具有引起感染的遺傳物質(RNA),這種新方法對科學家來說,可以在不冒風險下的情況下進行病毒實驗,而病毒外殼蛋白必須要按照特定的排列順序才能保持傳染性。

研究發現,當溫度上升至攝氏34度且持續三十分鐘時,其病毒外部結構會被破壞,但在攝氏21度時,對病毒幾乎沒有任何殺傷力,這很可能表明隨冬季氣溫開始下降,在低於室溫條件或是寒涼氣候環境,新型冠病毒傳染可能性更強,而濕度雖會影響在空氣中的傳播,但他們認為對病毒顆粒表面影響不大。

疫苗不是問題終點 持續研究冠狀病毒

這是否意味著寒冷氣候更容易傳播新冠病毒呢?Michael Vershinin研究者回應,「從研究到證實尚有幾個步驟才能證明這一項論點。」但根據大規模的觀察數據有一致性的結果,冠狀病毒似乎在冬季感染更多人。她表示,病毒非常複雜,科學家對病毒的理解,目前在短時間裡已有很大的進步,相信未來幾年SARS-CoV-2和其他冠狀病毒將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原文連結:

1、Particle Testing Has Scientists Expecting a New Surge of COVID-19 Infections – Here’s Why

2、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ers find COVID-like particles a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3、Coronavirus may survive on surfaces longer in winter

【延伸閱讀】

打呼問題當天可以改善! 正壓呼吸器、止鼾牙套助好眠

腸癌微創手術輔超音波刀 有效止血又傷口小、術後康復期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談到關節保養,多數民眾想到的是葡萄糖胺、軟骨素、玻尿酸等,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關節軟骨成分包括水、軟骨細胞、細胞外間質等,水、軟骨細胞多寡較無法透過外力改變,而保養細胞外間質時,除了葡萄糖胺,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更是重點。 第二型膠原蛋白、葡萄糖胺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腹部肥胖鬆鬆腰帶,不痛也不癢,血壓、血脂高了一點,也幾乎沒有感覺,小心癌症找上你!國外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與癌症的關係密切,至少與十大癌症有關,包括國人發生率第一的大腸直腸癌,以及女性發生率第一的乳癌。 代謝症候群 增加罹癌風險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統計,代謝症候群、肥...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favim.com   跑步熱潮致今未退燒,多數人喜歡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且簡單輕鬆的方式減重,但對於想燃燒脂肪的人卻反而不見其效,可能維持了1個月的慢跑卻始終一點進展也沒有,想藉由慢跑來消耗卡路里的妳也許犯了以下錯誤!要瘦身可別白跑一場啊!...

閱讀詳情 »

避免給寶寶吃的地雷食物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蔡宛婷 1歲前究竟該給寶寶吃什麼比較健康?又要避免哪些食物引起過敏、腸胃不適,甚至會影響生理發展?蔡宛婷醫師表示,寶寶避免碰觸的食物地雷可分為「易過敏食物」和「成分不適宜、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食物」。   地雷1.易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