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DAA正前開式解決髖關節退化 術後疼痛感低、恢復快

DAA正前開式解決髖關節退化 術後疼痛感低 恢復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髖關節退化或股骨頸骨折已成為骨科門診常見的病症,治療上,目前已能藉由髖關節置換手術解決病症。安南醫院骨科黃逸倫醫師指出,其中針對嚴重髖關節退化及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等病症最為快速且有效,近年來也發現接受DAA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正前開式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

傳統髖關節置換 患者需側躺易有長短腳風險

DAA正前開式主要是藉由闊筋膜張肌和縫匠肌間的隙縫進入髖關節,不僅無切開損傷,在不傷肌肉且不破壞肌腱下,能降低患者術後疼痛感,讓患者快速恢復行走功能。黃逸倫醫師解釋,傳統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傷口因位於側面,患者需採側躺姿勢進行手術,手術又分切開臀中肌的前方路徑及切開梨狀肌後方路徑兩種,因此術後容易造成脫臼風險與術中測量雙下肢長度之誤差。

DAA正前開式採平躺 術中雙腳長度評估更準確

黃逸倫醫師說明,接受DAA正前開式的患者,因並非像傳統術式切開肌肉層部分,因此患者可採平躺方式進行,術後患者疼痛感少,不僅有助於患者提早下床活動,也能減少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靜脈血栓風險及肺栓塞的風險,也因平躺手術姿勢讓術中的雙腳長度評估更準確,也能降低出現長短腳機率。

治療髖關節退化 DAA正前開式新選擇

不過,DAA正前開式也需注意像是否因股外側皮神經損傷造成大腿前側麻木、術中股骨大轉子周圍骨折之併發症等問題,雖發生率都不高,但仍得多觀察。黃逸倫醫師強調,包括髖關節退化、老年人股骨頸骨骨折、青壯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病人都適用於DAA正前開式髖關節置換,但治療前都仍須經醫師詳細評估,確保手術安全性。

【延伸閱讀】

更年期後心血管風險激增 媽媽們安「心」了嗎?

青少年腋下飄汗味 這「治療」助他不再尷尬,迎向清新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脂肪肝堪稱台灣上班族最常見的肝病之一!根據統計,國人二十年來脂肪肝異常的比例更攀升了18倍!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是許多疾病的前兆,超過5成的代謝症候群和乳癌患者有脂肪肝,而大腸癌和動脈硬化患者則有超過6成有脂肪肝。醫師提醒,基礎的腹部超音波雖能掌控肝臟狀況,但仍建議搭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男性只要活得夠老,就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頻尿、夜尿、尿不出來的情況,讓男性困擾不已;就有一名六十五歲老先生,受困於攝護腺肥大已長達五年,最近就出現尿不出來的現象,所幸進一步就醫經由微創手術治療後,這位老先生術後非常滿意,他還很高興的說,小便變的「勁大港」!收治這名老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歲的小寶身高只有118公分,他前兩年都持續會長高5公分,但是9歲那年身高卻停滯不長;經由轉介到小兒內分泌科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小寶腦內有顱咽瘤,且腫瘤已壓迫到腦下垂體的內分泌代謝運作,導致生長激素缺乏症;幸好腫瘤經手術切除,觀察半年後配合生長激素治療,第一年身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寒流鋒面來襲,全台將出現10度以下低溫,衛生福利部啟動「低溫關懷機制」,要求各縣市政府結合民間社福團體,加強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遊民等弱勢民眾的關懷訪視,包含電話問安、告知相關保暖禦寒資訊,提供熱食站、盥洗服務及臨時收容處所,發放熱食、禦寒衣物及睡袋等保暖物資。衛福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