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接連現蹤,尤其Omicron變異株強勢崛起,除了做好邊境管制、力拚疫苗覆蓋率、社會大眾配合戴口罩以及消毒清潔以外,篩檢科技也必須不斷進化,以往採PCR檢測時,民眾必須跑一趟篩檢站,醫護人員得全副武裝替患者進行不舒服的「鼻咽採檢」,耗費人力、時間、資源成本,好在台灣科技不斷進步,知名生技公司研發「唾液PCR核酸檢測系統-家用版」,操作方便簡單且無痛,能實現頻繁檢測的目標,即時切斷病毒進入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以「電濕潤」技術 處理成分複雜的唾液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該公司先前才推出俗稱「口水機」的專業版(醫用版)唾液PCR核酸檢測系統,並獲食品藥物管理署醫材緊急使用授權(EUA)資格後,在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未來可望用於「居家檢測」的唾液PCR篩檢平台,生技公司董事長廖本揚表示,「把實驗室的大型設備縮小成檢測儀器,搭配拋棄式的測試套件,提供民眾在家就能進行PCR。」操作上相當簡單明瞭,使用者只須收集唾液並加熱,接著加入緩衝液搖勻,再將樣本注入機器中的生物晶片,並靜待結果出爐。

廖本揚表示,唾液的成份非常複雜,因此我們處理唾液的核心技術,是以生物晶片利用「電濕潤」的技術移動檢體微滴,創造反覆升溫、降溫的效果,讓微滴在不同溫度區域中反覆來回,加速核酸擴增的反應,最後檢體落入微型的乾式洋菜膠執行電泳,電泳過程中找到新冠病毒的訊號,並由AI直接判讀,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PCR。

在家操作簡單便利且無痛 可降低醫療人力、時間成本 

對於防堵病毒擴散而言,檢測的頻率是重點,廖本揚表示,唾液採檢相較鼻咽採檢還有一個優勢,「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在中國雲南的小城鎮裡,小孩子在一年內反覆戳了74次鼻子,所以對於特定族群來說,鼻咽採檢是很痛苦的過程」,家用版唾液PCR系統平台,因而強調便利性跟無痛的採檢過程。

相較居家抗原快篩只需20分鐘,家用版的唾液PCR約莫需要75分鐘檢測,雖然所花時間較長,但比起以往將檢體送到中央實驗室進行分析,需花上4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才能等到結果出爐,已是便利許多。廖本揚補充,機器上還有螢幕可以指引民眾整個操作過程,因此不管是6歲小孩,或70歲長者,透過互動式操作,皆能順利完成篩檢,檢測結果還可以發送簡訊到手機。

希望早日通過EUA 期盼居家唾液PCR問世

至於家用版的唾液PCR準確度如何?廖本揚表示,根據已獲的食藥署核准的專業版唾液PCR檢測系統,臨床實驗數據的靈敏性為90%,特異性為100%,廖本揚希望家用版的唾液PCR機器也能盡快通過EUA,但由於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確診案例的樣本數不多,時程較難估算,近期也正規劃將機器送往爆發Omicron變異株疫情的南非地區,進行實驗研究。

廖本揚強調,最終期望建立一個完整多元的平台,COVID-19的病毒檢測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只要能透過唾液檢查出來的疾病,舉凡口腔、腸胃道疾病,或是檢測生物標記的胰臟癌,推出一系列居家檢測機器,達到家用健康照護的目的。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熬夜看Disney+乾眼上門!?補充黏蛋白精準緩解乾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正面表述」的力量,每當新月許願時,看到星座專家都會提醒大家,一定要用正面的語句來描述自己的願望,例如避免說:我不要我身邊充滿討厭的人,而是要說:我希望我身邊充滿令人開心的人,因為,你要明確地說出你的「需求」。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只清楚自己不要什麼諮商心理師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65歲女性,晨起及夜間躺下睡眠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因此至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求診,治療後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終於能安然入睡,睡眠品質改善,白天不再昏昏欲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女性,平時熱愛爬山,為了今年攀爬百岳的目標,兩個月前開始到健身房訓練,且一週兩次跑運動場十圈,約5公里左右,但近來卻發現膝蓋有異物感,就連走路時都感到膝蓋卡卡,因症狀持續未好轉,便就醫求診,經X光檢查後,確診為因軟組織磨損狀況不同,才導致膝蓋不適。從事高強度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80歲老翁為B型肝炎患者,長期接受定期追蹤,肝功能都很穩定,但上月接受超音波檢查時,卻發現肝臟左側有顆1.9公分腫瘤,且肝癌指數升高,經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切片確診為第一期肝癌,所幸切面上未有任何殘餘癌細胞,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傳統射頻燒灼術 肝癌腫瘤大不適用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